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1.2.1 木马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1.2.2 木马技术中捆绑技术的分类 | 第14-16页 |
1.3 论文结构和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 | 第18-28页 |
2.1 木马技术介绍 | 第18-24页 |
2.1.1 木马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2.1.2 木马技术的分类 | 第19-20页 |
2.1.3 木马采用的伪装方法 | 第20-21页 |
2.1.4 木马的隐藏之地 | 第21-23页 |
2.1.5 木马的查杀 | 第23-24页 |
2.2 木马技术中的可执行文件捆绑技术分析 | 第24-28页 |
2.2.1 结合式捆绑 | 第24-25页 |
2.2.2 功能式捆绑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设计与分析 | 第28-38页 |
3.1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开发平台简介 | 第28页 |
3.2 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3.3 几种文件捆绑的实现方式 | 第29-34页 |
3.3.1 DOS命令实现捆绑 | 第29-32页 |
3.3.2 WINRAR实现文件捆绑 | 第32-34页 |
3.4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 第34-35页 |
3.4.1 采用的技术路线图 | 第34页 |
3.4.2 实验总体方案 | 第34-35页 |
3.5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详细设计 | 第35-38页 |
3.5.1 捆绑功能的设计 | 第35-36页 |
3.5.2 分离功能设计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实现 | 第38-50页 |
4.1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实现的相关技术 | 第38-46页 |
4.1.1 可执行文件自身操作特点分析 | 第38-39页 |
4.1.2 可执行文件属性的获取和伪装 | 第39-41页 |
4.1.3 可执行文件自删除的分析及实现 | 第41-45页 |
4.1.4 被捆绑文件分离后的运行及自分解文件原理分析 | 第45-46页 |
4.2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捆绑功能实现 | 第46-47页 |
4.3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分离功能实现 | 第47-48页 |
4.4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界面实现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测试 | 第50-56页 |
5.1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测试概要 | 第50页 |
5.2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操作演示 | 第50-52页 |
5.2.1 程序登录 | 第50-51页 |
5.2.2 捆绑过程演示 | 第51页 |
5.2.3 分离过程演示 | 第51-52页 |
5.3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测试 | 第52-54页 |
5.3.1 功能测试 | 第52-53页 |
5.3.2 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5.4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的缺陷和限制 | 第54-55页 |
5.5 可执行文件捆绑器测试的总体评价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