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不对称串联Michael加成反应的单萜吲哚生物碱全合成研究及生物活性评价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3-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3页
    1.1 四氢吡咯螺氧化吲哚简介第15-16页
    1.2 四氢吡咯螺氧化吲哚合成方法概述第16-22页
        1.2.1 氧化重排第16-17页
        1.2.2 分子内Mannich反应第17-19页
        1.2.3 [3+2]环加成反应第19-21页
        1.2.4 其他策略第21-22页
    1.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不对称串联Michael加成构建四氢吡咯螺氧化吲哚第23-59页
    2.1 背景介绍第23-29页
        2.1.1 氧化吲哚C3 位共轭加成反应概述第23-25页
        2.1.2 串联Michael加成反应概述第25-26页
        2.1.3 金属双氮氧酰胺催化体系简介第26-29页
    2.2 不对称串联Michael加成反应高效构建四氢吡咯螺氧化吲哚第29-35页
        2.2.1 设计思路第29-30页
        2.2.2 反应条件筛选第30-32页
        2.2.3 底物适用性考察第32-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页
    2.4 实验部分第35-59页
        2.4.1 条件筛选通用操作第36页
        2.4.2 方法学底物制备第36-42页
        2.4.3 底物扩展第42-59页
第三章 士的宁单萜吲哚生物碱全合成第59-87页
    3.1 士的宁吲哚生物碱全合成概述第59-67页
        3.1.1 士的宁生物碱简介第59-60页
        3.1.2 五环Strychnan-type士的宁类吲哚生物碱全合成概述第60-66页
        3.1.3 小结第66-67页
    3.2 (-)‐Tubifoline、(-)‐Tubifolidine和(-)‐Dehydrotubifoline的全合成第67-74页
        3.2.1 设计思路第67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67-74页
    3.3 本章小结第74页
    3.4 实验部分第74-87页
第四章 KopsiyunnanineM全合成研究第87-115页
    4.1 背景介绍第87-96页
        4.1.1 双聚单萜吲哚生物碱概述第87页
        4.1.2 双聚单萜吲哚生物碱分类第87-94页
        4.1.3 Kopsiyunnanines天然产物简介第94-96页
    4.2 设计思路第96-98页
    4.3 双烯体片段合成第98-104页
        4.3.1 通过偶联反应引入酯基第98-99页
        4.3.2 通过羟甲基氧化合成酯基四环中间体第99-102页
        4.3.3 分子内烯丙基取代反应构建D环第102-103页
        4.3.4 还原开环反应第103-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页
    4.5 实验部分第104-115页
第五章 体外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菌活性初筛第115-121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15-117页
        5.1.1 实验材料第115-116页
        5.1.2 实验方法第116-11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17-119页
        5.2.1 体外神经炎症抑制活性初筛第117页
        5.2.2 体外免疫抑制活性初筛第117-118页
        5.2.3 体外抗肿瘤活性初筛第118-119页
        5.2.4 体外抗菌活性初筛第119页
    5.3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21-125页
    6.1 全文总结第121-124页
    6.2 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5页
附录第135-192页
致谢第192-193页
作者简介第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异丁酰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对α,β-不饱和酰胺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及其串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