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肝及胆疾病论文--肝硬变论文

抗纤软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临床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7-13页
Abstract第13-21页
缩略词对照表第22-24页
前言第24-26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26-37页
    1.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第26-30页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第26-27页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第27-28页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第28-29页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第29-30页
    2.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第30-34页
        2.1 病名第30页
        2.2 病因第30-32页
        2.3 病机第32页
        2.4 辨证论治第32-33页
        2.5 中药复方治疗第33-34页
        2.6 中医外治法第34页
    3.选题的依据第34-37页
        3.1 组方及方义分析第34-35页
        3.2 现代药理研究第35-36页
        3.3 研究的意义第36-37页
第二部分 抗纤软肝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第37-49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40页
        1 资料与方法第37-38页
        2.治疗方案第38-39页
        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第39页
        4.疗效判定标准第39-40页
        5.统计学方法第40页
    研究结果第40-44页
        1. 入组情况第40页
        2. 治疗前基线比较第40页
        3. 三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第40-41页
        4.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第41页
        5. 三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第41-42页
        6. 三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比较第42-43页
        7. 三组患者彩超指标比较第43页
        8. A组各中医证型综合疗效比较第43-44页
        9. A组各中医证型证候积分比较第44页
        10. 安全性指标第44页
    讨论第44-47页
        1.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研究现状第44-45页
        2.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优势第45页
        3. 中西医结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效果显著第45-46页
        4. 抗纤软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优势第46-47页
        5.不同中医证型疗效评价第47页
    总结第47-49页
实验一 抗纤软肝方对MCD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初探第49-77页
    1.实验材料第49-52页
        1.1 实验动物第49页
        1.2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制溶液第49-51页
        1.3 主要仪器第51-52页
    2.实验方法第52-62页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构建第52-53页
        2.2 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53-54页
        2.3 大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第54-55页
        2.4 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第55-58页
        2.5 大鼠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检测第58-59页
        2.6 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检测第59-62页
        2.7 统计学分析第62页
    3.实验结果第62-72页
        3.1 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62-63页
        3.2 各组大鼠血清ELISA检测第63-65页
        3.3 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第65-69页
        3.4 各组大鼠肝组织中细胞凋亡检测第69-71页
        3.5 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检测第71-72页
    4 讨论第72-77页
        4.1 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及意义第72-73页
        4.2 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在NAFLD肝纤维化中的意义第73-74页
        4.3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对NAFLD肝纤维化评估的重要性第74页
        4.4 抗纤软肝方治疗NAFLD肝纤维化的优越性第74页
        4.5 抗纤软肝方在肝纤维化中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第74-75页
        4.6 Caspases家族在调控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第75页
        4.7 Bcl-2 家族在调控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第75-77页
实验二 抗纤软肝方抗MCD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与TGF-β、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第77-88页
    1.实验材料第77-79页
        1.1 实验动物第77-78页
        1.2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制溶液第78-79页
        1.3 主要仪器第79页
    2.实验方法第79-81页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构建第79页
        2.2 大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第79-80页
        2.3 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第80页
        2.4 肝组织中TGF-β、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检测第80-81页
        2.5 统计学分析第81页
    3.实验结果第81-85页
        3.1 抗纤软肝方降低NAFLD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第81页
        3.2 抗纤软肝方缓解NAFLD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第81-82页
        3.3 抗纤软肝方调控TGF-β、TLR4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第82-85页
    4 讨论第85-88页
        4.1 中医对于肝纤维化致病机理的认识第85页
        4.2 抗纤软肝方的抗炎作用第85-86页
        4.3 抗纤软肝方对NAFLD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第86-87页
        4.4 抗纤软肝方对NAFLD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第87-88页
结语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7页
附录第107-116页
    文献综述第107-116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在读期间个人科研论文情况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兜铃酸降解菌和肾毒性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及应用
下一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性表达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