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8页 |
1 微生物技术与中医药 | 第16-20页 |
1.1 微生物技术与中医药的历史渊源 | 第16-17页 |
1.2 微生物的纯培养与分类鉴定 | 第17-19页 |
1.3 现代微生物技术与中医药 | 第19-20页 |
2 马兜铃酸及其肾毒性 | 第20-23页 |
2.1 药物的肾毒性及生物标志物 | 第20-21页 |
2.2 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 第21-23页 |
3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第一章 马兜铃酸降解微生物的筛选 | 第28-49页 |
1 引言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 土壤样品 | 第2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2.4 培养基与溶液 | 第31-32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1 菌株分离与筛选 | 第36页 |
3.2 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 第36-39页 |
3.3 培养液中AAⅠ含量测定最佳波长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9页 |
3.4 分离菌株降解能力的测定 | 第39-40页 |
3.5 菌株AA3的16S rRNA序列分子鉴定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4.1 碳源限定性培养基筛选的假阳性与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 | 第43页 |
4.2 培养液中AAⅠ检测方法的讨论 | 第43-44页 |
4.3 对AAⅠ降解能力的探讨 | 第44-47页 |
5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二章 降解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 | 第49-64页 |
1 引言 | 第49-5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2.1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第50页 |
2.2 基因组功能分析 | 第50页 |
2.3 比较基因组分析 | 第50-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3.1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第51-53页 |
3.2 基因组功能分析 | 第53-57页 |
3.3 比较基因组分析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2页 |
5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三章 马兜铃酸肾损伤机理研究及分子标记物筛选 | 第64-103页 |
1 引言 | 第6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68页 |
2.1 数据集获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64-65页 |
2.2 GO分析及细胞信号通路分析 | 第65-66页 |
2.3 马兜铃酸致肾损伤动物模型制备 | 第66页 |
2.4 组织m RNA提取及靶基因定量PCR分析 | 第66-6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8-94页 |
3.1 马兜铃酸引起广泛的肾脏基因表达改变 | 第68-69页 |
3.2 马兜铃酸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 | 第69-80页 |
3.3 原发性肾癌相关基因的筛选分析 | 第80-86页 |
3.4 马兜铃酸引起差异表达的基因与肾癌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 | 第86-92页 |
3.5 马兜铃酸肾毒性分子标志物的鉴定 | 第92-94页 |
4 讨论 | 第94-98页 |
5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第四章 Spingobium sp.AA3 发酵青木香及肾毒性评价 | 第103-118页 |
1 引言 | 第103-10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06页 |
2.1 HPLC测定马兜铃酸I含量 | 第104页 |
2.2 青木香马兜铃酸粗提及含量测定 | 第104页 |
2.3 青木香水煎剂的微生物发酵 | 第104-105页 |
2.4 青木香水煎剂致肾损伤动物模型及青木香水煎剂的发酵解毒 | 第105-10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06-114页 |
3.1 HPLC法检测马兜铃酸I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06-107页 |
3.2 青木香粗提液中马兜铃酸含量的测定 | 第107-110页 |
3.3 青木香初提液的微生物发酵 | 第110页 |
3.4 Sphingobium sp.AA3 发酵青木香水煎剂的初步研究 | 第110-114页 |
4 讨论 | 第114-116页 |
5 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8页 |
结语 | 第118-120页 |
附录 | 第120-13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0-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3页 |
2 发表论文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