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三维成像方法概述 | 第16-19页 |
1.1.1 宽场和共焦三维成像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1.1.2 宽场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1.3 共焦三维显微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2 非相干数字全息三维成像 | 第19-23页 |
1.2.1 数字全息三维层析成像 | 第19-20页 |
1.2.2 非相干数字全息术 | 第20-21页 |
1.2.3 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1-23页 |
1.3 显微成像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 | 第23-25页 |
1.3.1 自适应光学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1.3.2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分类 | 第24-25页 |
1.3.3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显微成像中的应用 | 第25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2章 自适应非相干数字全息三维成像基本原理 | 第28-44页 |
2.1 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 | 第28-36页 |
2.1.1 基于三角干涉光路的非相干数字全息 | 第28-31页 |
2.1.2 菲涅耳非相干关联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1-34页 |
2.1.3 系统的理论成像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2.2 压缩感知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2.2.1 信号的压缩传感和重建 | 第37页 |
2.2.2 压缩重建精度 | 第37-38页 |
2.3 自适应光学基本原理 | 第38-41页 |
2.3.1 无波前传感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2.3.2 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光学像差数学描述 | 第40-41页 |
2.4 荧光显微成像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2.4.1 荧光成像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2.4.2 荧光显微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非相干数字全息单次曝光成像技术 | 第44-62页 |
3.1 离轴单次曝光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 第44-50页 |
3.1.1 基于三角全息的非相干离轴全息成像 | 第44-46页 |
3.1.2 三角全息的三维定位分辨率研究 | 第46-48页 |
3.1.3 生物样品的三维位置实时追踪 | 第48-50页 |
3.2 并行相移单次曝光成像技术 | 第50-55页 |
3.2.1 并行相移数字全息概述 | 第50-51页 |
3.2.2 并行相移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仿真研究 | 第51-53页 |
3.2.3 并行相移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实验研究 | 第53-55页 |
3.3 并行相移非相干全息技术中的相移误差校正 | 第55-58页 |
3.3.1 相移误差的存在及影响 | 第55-56页 |
3.3.2 基于图像质量分析的相移误差校正方法 | 第56-57页 |
3.3.3 基于相移误差校正的重建像质量优化 | 第57-58页 |
3.4 并行相移非相干全息图的压缩重建 | 第58-61页 |
3.4.1 并行相移非相干数字全息的压缩传感模型 | 第58-59页 |
3.4.2 并行相移非相干全息图压缩重建条件的保证 | 第59页 |
3.4.3 基于压缩感知的并行相移全息图高精度重建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非相干数字全息三维层析成像 | 第62-80页 |
4.1 压缩非相干数字全息层析三维成像方法 | 第62-71页 |
4.1.1 数字全息三维成像中的欠采样问题 | 第62-64页 |
4.1.2 非相干全息成像的传感模型和重建精度 | 第64-66页 |
4.1.3 压缩非相干全息三维层析成像的实验研究 | 第66-71页 |
4.2 编码孔径相关数字全息技术 | 第71-76页 |
4.2.1 编码孔径相关数字全息概述 | 第71-73页 |
4.2.2 编码孔径相关数字全息模拟研究 | 第73-74页 |
4.2.3 编码孔径相关数字全息三维成像实验 | 第74-76页 |
4.3 压缩编码孔径相关数字全息单次曝光层析成像 | 第76-79页 |
4.3.1 编码孔径相关全息的传感模型 | 第76-77页 |
4.3.2 编码孔径相关全息图压缩重建的仿真研究 | 第77-78页 |
4.3.3 压缩编码孔径相关全息单次曝光层析成像 | 第78-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荧光数字全息自适应三维显微成像方法研究 | 第80-98页 |
5.1 荧光数字全息自适应像差校正 | 第80-85页 |
5.1.1 基于引导星的非相干数字全息像差校正 | 第81页 |
5.1.2 三角全息自适应波前探测与校正 | 第81-83页 |
5.1.3 引导星选取对于像差校正的影响分析 | 第83-85页 |
5.2 荧光数字全息自适应光学三维成像方法研究 | 第85-89页 |
5.2.1 荧光数字全息中的波前传感和校正原理 | 第85-87页 |
5.2.2 计算自适应像差校正方法 | 第87-88页 |
5.2.3 计算自适应荧光全息像差校正的仿真 | 第88-89页 |
5.3 计算自适应荧光全息快速非扫描三维显微成像 | 第89-96页 |
5.3.1 像差校正及成像性能分析 | 第89-92页 |
5.3.2 各项异性像差校正及自适应三维成像 | 第92-94页 |
5.3.3 生物样品的快速非扫描三维自适应显微成像 | 第94-9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