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主题及意义 | 第7-9页 |
1.2 研究创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1-12页 |
2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综述 | 第12-18页 |
2.1 经济集聚程度与创新综述 | 第12-15页 |
2.1.1 提高经济集聚程度促进创新 | 第12-14页 |
2.1.2 经济过度集聚抑制创新 | 第14-15页 |
2.2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3 省会城市中心地的集聚效应与创新 | 第18-21页 |
3.1 省会城市作为权利中心地的集聚效应分析 | 第18-19页 |
3.2 省会城市集聚与全省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3.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 | 第20-21页 |
4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现状描述 | 第21-28页 |
4.1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的发展历程及测度方式 | 第21-22页 |
4.2 按照创新发展地域分类的省会城市集聚度 | 第22-28页 |
4.2.1 按照创新发展地域的静态分析 | 第22-25页 |
4.2.2 省会城市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5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省份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8-47页 |
5.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第28-34页 |
5.2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模型检验及内生性检验 | 第34-40页 |
5.2.1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模型检验 | 第34-37页 |
5.2.2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内生性问题处理 | 第37-40页 |
5.3 省会城市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utest”检验 | 第40-41页 |
5.4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回归分析 | 第41页 |
5.5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门槛值”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5.6 省会经济集聚度“门槛值”的确定 | 第44-45页 |
5.7 省会城市经济集聚度与创新关系实证研究中其他问题阐述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7-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6.2.1 处于“门槛值”左侧省份省会城市战略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6.2.2 处于“门槛值”右侧省份省会城市战略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