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家庭园艺自动栽培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页
    1.2 家庭园艺及设施发展现状第11-15页
    1.3 微环境小气候建模和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21页
        1.3.1 微环境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微环境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3 家庭园艺微环境测控系统及技术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家庭园艺作物生长微环境需求分析第23-29页
    2.1 家庭园艺微环境温度需求分析第23-24页
    2.2 家庭园艺微环境湿度需求分析第24-25页
    2.3 家庭园艺微环境光照度需求分析第25-27页
    2.4 家庭园艺栽培基质参数需求分析第27页
    2.5 家庭园艺其他环境需求分析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家庭园艺栽培架结构设计及温度物理模型构建第29-45页
    3.1 自动栽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9-36页
        3.1.1 一般天气栽培架结构设计第29-32页
        3.1.2 高温天气栽培架结构设计第32-34页
        3.1.3 低温天气栽培架结构设计第34-36页
    3.2 家庭园艺温度物理模型构建第36-39页
        3.2.1 高温天气栽培架温度物理模型第36-39页
        3.2.2 低温天气栽培架温度物理模型第39页
    3.3 家庭园艺微环境温度物理模型验证第39-44页
        3.3.1 环境条件第39-40页
        3.3.2 数据采集过程和方法第40页
        3.3.3 模型的仿真与分析第40-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家庭园艺自动栽培系统温度模糊控制的研究第45-55页
    4.1 模糊控制概述第45-47页
        4.1.1 模糊集合的定义与表示第45页
        4.1.2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第45页
        4.1.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5-47页
    4.2 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7-51页
        4.2.1 温度参数输入量的模糊化第47-49页
        4.2.2 温度参数输出量的模糊化第49页
        4.2.3 温度模糊控制规则第49-50页
        4.2.4 模糊变量的清晰化第50-51页
    4.3 温度模糊控制性能仿真分析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家庭园艺自动栽培测控系统设计与性能试验第55-81页
    5.1 自动栽培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第55-56页
    5.2 自动栽培测控系统硬件设计第56-64页
        5.2.1 微控制器选用第56页
        5.2.2 微环境参数采集传感器选型及接口电路设计第56-61页
        5.2.3 微环境执行机构主要器件选型及驱动电路设计第61-64页
    5.3 自动栽培测控系统节点软件设计第64-66页
        5.3.1 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第64-65页
        5.3.2 执行机构控制节点软件设计第65页
        5.3.3 网络协调器软件设计第65-66页
    5.4 基于Labview平台的软件设计第66-71页
        5.4.1 用户登录模块第67-68页
        5.4.2 数据采集模块第68-70页
        5.4.3 执行控制模块第70-71页
    5.5 自动栽培系统微环境参数测控性能试验分析第71-79页
        5.5.1 试验环境第72-73页
        5.5.2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73-74页
        5.5.3 试验结果第74-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工作总结第81-82页
    6.2 工作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icro-CT水稻谷粒内部损伤定量检测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美女樱种子包衣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