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美女樱种子包衣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背景第13-14页
        1.1.1 美女樱的景观生态价值第13-14页
        1.1.2 美女樱景观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2 种子包衣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 种子包衣概述第14-15页
        1.2.2 种子包衣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第18页
        1.3.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页
    1.5 课题简介第20-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5.3 创新点第21-22页
        1.5.4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美女樱种子包衣材料成膜剂的研究第23-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2 实验方法第24页
        2.1.3 测定项目第24-25页
        2.1.4 数据分析第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2.1 不同成膜剂包衣对物理指标的影响第25-26页
        2.2.2 不同成膜剂包衣对种皮力学属性的影响第26-27页
        2.2.3 不同成膜剂包衣对美女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7-30页
    2.3 讨论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美女樱种子包衣材料保水剂的研究第31-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3.1.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1.2 实验方法第32页
        3.1.3 测定项目第32-33页
        3.1.4 数据分析第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3.2.1 保水剂包衣对美女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3-35页
        3.2.2 保水剂包衣对美女樱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5-38页
    3.3 讨论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美女樱种子包衣材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第41-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4.1.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1.3 测定项目第43页
        4.1.4 数据分析第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4.2.1 不同浓度NAA包衣对美女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3-44页
        4.2.2 不同浓度6-BA包衣对美女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4-45页
        4.2.3 不同复合激素包衣对美女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5-49页
    4.3 讨论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美女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第52-68页
    5.1 材料与设备第52-53页
        5.1.1 实验材料第52页
        5.1.2 主要试剂第52页
        5.1.3 主要仪器第52-53页
    5.2 研究方法第53-57页
        5.2.1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第53-54页
        5.2.2 腋芽诱导培养第54-55页
        5.2.3 丛生芽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第55-56页
        5.2.4 炼苗与移栽第56-5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7-64页
        5.3.1 外植体消毒及其选择第57-59页
        5.3.2 不同因素对美女樱茎段腋芽诱导的影响第59-62页
        5.3.3 不同因素对美女樱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第62-64页
        5.3.4 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第64页
    5.4 讨论第64-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第78-79页
图版第79-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园艺自动栽培系统研究
下一篇:不同通风方式下大肩高玻璃温室温度场CFD分析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