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文化创意型历史街区改造的分析与反思--以东莞市“下坝坊”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17-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第20-40页
    2.1 基本概念定义第20-22页
        2.1.1 历史建筑第20页
        2.1.2 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与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第20-21页
        2.1.3 历史文化街区第21页
        2.1.4 非历史性文化街区第21-22页
    2.2 国外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制度介绍第22-24页
        2.2.1 英国-登陆建筑保护制度第22页
        2.2.2 美国-开发权有偿转让第22-23页
        2.2.3 意大利-“领养人”制度第23页
        2.2.4 新加坡-多方参与管理制度第23-24页
    2.3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常用理论第24-27页
        2.3.1 “有机更新”理论第24-25页
        2.3.2 共生理论第25-26页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7页
    2.4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主要方式第27-30页
        2.4.1 按照改造更新主体的不同分类第27-28页
        2.4.2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第28-29页
        2.4.3 适应性再利用第29-30页
    2.5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实践典型案例第30-38页
        2.5.1 南锣鼓巷-多主体参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第30-34页
        2.5.2 田子坊-社区参与模式第34-38页
    2.6 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借鉴第38-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东莞下坝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分析第40-61页
    3.1 下坝坊发展概况第40-43页
        3.1.1 基本概况第40-41页
        3.1.2 经济运行情况第41-42页
        3.1.3 民俗民风第42页
        3.1.4 历史文化建筑第42-43页
    3.2 下坝坊空间布局第43-44页
        3.2.1 村落格局第43页
        3.2.2 巷道布局第43-44页
        3.2.3 水域布局第44页
    3.3 下坝坊更新改造研究第44-50页
        3.3.1 改造进程第44-46页
        3.3.2 改造模式第46页
        3.3.3 改造成效第46-50页
    3.4 下坝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第50-56页
        3.4.1 外部环境设施问题第50-52页
        3.4.2 商业运营问题第52-53页
        3.4.3 历史性旧建筑更新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第53-55页
        3.4.4 消防隐患问题第55页
        3.4.5 土地政策问题第55-56页
    3.5 下坝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存在问题的改造措施第56-60页
        3.5.1 完善外部环境设施建设管理第57-58页
        3.5.2 规范和引导商业行为第58页
        3.5.3 加强对改造过程中房屋建筑质量的管理第58-59页
        3.5.4 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在行政管理视角下对下坝坊更新改造的再思考第61-70页
    4.1 下坝坊、南锣鼓巷、田子坊的改造对比分析第61-63页
    4.2 相关思考与建议第63-68页
        4.2.1 顶层设计,政策护航,规划先行第63-66页
        4.2.2 多方参与,创新改造模式第66-67页
        4.2.3 完善建筑改造报建制度,确保建筑安全第67-68页
        4.2.4 长效营运,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第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70-73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70-71页
    5.2 主要分析论述方法第71页
    5.3 本文小结、局限和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1第77-82页
附录2第82-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应用--以深圳某项目为例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入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