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基于iTRAQ的陆地棉矮化突变体LA-1的矮化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植物矮化突变体的研究意义及进展第13-14页
        1.1.1 植物矮化突变体研究意义第13页
        1.1.2 植物矮化突变体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植物矮化的特征第14-17页
        1.2.1 植物矮化的细胞学特征第14-15页
        1.2.2 植物矮化的光合特征第15-17页
    1.3 植物矮化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1.3.1 苯丙氨酸合成代谢途径调控植物生长第17-18页
        1.3.2 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组分与矮化的相关性第18-20页
        1.3.3 激素相关的植物矮化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4 植物矮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性第23-24页
    1.4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4-26页
        1.4.1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意义第24页
        1.4.2 植物矮化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1.4.3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原理及研究意义第25-26页
        1.4.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在棉花中的研究进展第26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6-29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6-27页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1.5.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2章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LA-1的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第29-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2.1.1 材料第29页
        2.1.2 方法第29-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2.2.1 矮化突变体LA-1的表型特征第32页
        2.2.2 iTRAQ原始数据分析及蛋白鉴定第32-35页
        2.2.3 蛋白的COG注释第35-36页
        2.2.4 基于iTRAQ的差异蛋白分析第36-38页
        2.2.5 差异蛋白的GO注释第38-39页
        2.2.6 差异蛋白的pathway代谢通路分析第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LA-1的苯丙氨酸合成代谢途径分析第40-50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0-42页
        3.1.1 材料第40-41页
        3.1.2 方法第41-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3.2.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第42-45页
        3.2.2 实时定量PCR检测第45页
        3.2.3 不同材料的细胞数目差异第45-46页
        3.2.4 矮化突变体LA-1不同节间的细胞学特征第46-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LA-1光合特性分析第50-5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4.1.1 材料第50页
        4.1.2 方法第50-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4.2.1 光合作用途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第52-53页
        4.2.2 叶绿素差异第53-54页
        4.2.3 叶色值差异第54-55页
        4.2.4 两种材料的光合特性差异第55-56页
        4.2.5 两种材料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第56页
        4.2.6 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激素相关的信号途径与矮化的相关性研究第58-7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5.1.1 材料第58页
        5.1.2 方法第58-6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0-73页
        5.2.1 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差异表达蛋白第60-63页
        5.2.2 激素生物合成途径差异表达蛋白第63-66页
        5.2.3 泛素化途径差异表达蛋白第66-67页
        5.2.4 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第67-69页
        5.2.5 激素信号合成及传导途径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第69-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讨论、创新点与展望第75-88页
    6.1 讨论第75-86页
        6.1.1 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LA-1和LH-1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第75-76页
        6.1.2 参与调控LA-1矮化的信号途径第76-81页
        6.1.3 苯丙氨酸合成及代谢途径差异表达蛋白与LA-1矮化相关第81-82页
        6.1.4 组织细胞学水平的变化与LA-1矮化相关第82-83页
        6.1.5 光合作用差异表达蛋白与LA-1矮化相关第83-84页
        6.1.6 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和合成途径差异表达蛋白与矮化相关第84-86页
    6.2 创新点第86页
    6.3 研究展望第86-88页
缩略词表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水稻穗部性状调控基因OsGRF4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