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对地表临近框架结构建筑物影响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8页 |
1.3 论文运用工程实例情况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2.1 盾构施工概述 | 第23-24页 |
2.2 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1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 | 第24-25页 |
2.2.2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发展过程 | 第25-26页 |
2.2.3 Peck理论的运用 | 第26页 |
2.3 盾构法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2.3.1 盾构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机理 | 第26-28页 |
2.3.2 盾构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因素 | 第28页 |
2.4 下穿临近建筑物情况下引起建筑变形分析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模型建立 | 第30-41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0页 |
3.2 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3.3.1 定义单元属性及计算参数 | 第31-32页 |
3.3.2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3.3.3 网格划分 | 第33-35页 |
3.3.4 等代层的建立 | 第35页 |
3.3.5 主要计算步骤 | 第35-36页 |
3.3.6 定义分析工况 | 第36页 |
3.3.7 求解与查看分析结果 | 第36页 |
3.4 模拟分析 | 第36-40页 |
3.4.1 地表模拟分析 | 第36-38页 |
3.4.2 地表沉降监测 | 第38-39页 |
3.4.3 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41-50页 |
4.1 前言 | 第41页 |
4.2 选取建筑物变形控制指标 | 第41-42页 |
4.3 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4.3.1 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 第42-45页 |
4.3.2 不同开挖深度的建筑物沉降 | 第45页 |
4.3.3 建筑物沉降差分析 | 第45-48页 |
4.3.4 建筑桩底位置处水平位移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盾构隧道与建筑物位置的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 | 第50-60页 |
5.1 前言 | 第50页 |
5.2 建筑物与隧道相对位置不同时的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5.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50-51页 |
5.2.2 有无建筑物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5.2.3 建筑物与隧道不同位置分析 | 第52-54页 |
5.2.4 地面沉降分析 | 第54-55页 |
5.3 减小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控制措施 | 第55-59页 |
5.3.1 地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损害形式 | 第55页 |
5.3.2 建筑物破坏形式 | 第55-56页 |
5.3.3 控制措施 | 第56-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