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1.1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概述 | 第13-23页 |
1.1.1 禽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分类 | 第13-14页 |
1.1.2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 | 第14-16页 |
1.1.3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重要组件 | 第16-17页 |
1.1.4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复制和增生 | 第17-18页 |
1.1.5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 第18-20页 |
1.1.6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的制备 | 第20-22页 |
1.1.7 提高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外源基因的方法 | 第22-23页 |
1.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3-25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菌株、质粒、病毒、细胞 | 第26页 |
2.1.2 酶和试剂 | 第26-27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2.2 实验室常用溶液和试剂配方 | 第27-30页 |
2.2.1 碱性裂解法提取质粒相关溶液 | 第27-28页 |
2.2.2 DNA电泳试剂 | 第28页 |
2.2.3 SDS-PAGE蛋白电泳试剂 | 第28页 |
2.2.4 Western blot所用缓冲液 | 第28页 |
2.2.5 抗生素的配制 | 第28-29页 |
2.2.6 培养基 | 第29-30页 |
2.3 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 | 第30-36页 |
2.3.1 质粒的提取 | 第30-32页 |
2.3.2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 第32-33页 |
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胶回收 | 第33-34页 |
2.3.4 PCR溶液回收 | 第34页 |
2.3.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2.3.6 昆虫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 第35-36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36-45页 |
2.4.1 供体转移载体的构建以及其克隆多个基因方法 | 第36-41页 |
2.4.2 转座 | 第41-43页 |
2.4.3 转染 | 第43页 |
2.4.4 感染 | 第43页 |
2.4.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 第43-44页 |
2.4.6 电镜观察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3.1 结构基因的合成 | 第45页 |
3.2 重组转移载体构建及检测 | 第45-51页 |
3.2.1 pYBDM-IM-polh-HA转移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第45-46页 |
3.2.2 pUCDM-XIGP-polh-NA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6-48页 |
3.2.3 pYBDM-IM-p10-M1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8-50页 |
3.2.4 pYBDM-IM-polh-HA-p10-M1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3.3 转座 | 第51页 |
3.4 转染Sf9细胞 | 第51-52页 |
3.5 感染 | 第52-53页 |
3.6 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与PCR鉴定 | 第53-54页 |
3.7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 第54页 |
3.8 透射电镜观察H7N9 亚型禽流感VLPs的形成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