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0-29页 |
2.1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 | 第20页 |
2.2 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 | 第20-22页 |
2.2.1 经济环境 | 第20页 |
2.2.2 政策环境 | 第20-21页 |
2.2.3 金融监管 | 第21页 |
2.2.4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第21页 |
2.2.5 商业银行的能力水平 | 第21-22页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22页 |
2.3.1 可比性原则 | 第22页 |
2.3.2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2页 |
2.3.3 合理性原则 | 第22页 |
2.3.4 实用性原则 | 第22页 |
2.3.5 多元性原则 | 第22页 |
2.4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设计 | 第22-27页 |
2.4.1 资产流动能力指标 | 第23-24页 |
2.4.2 风险控制能力指标 | 第24-25页 |
2.4.3 盈利能力指标 | 第25页 |
2.4.4 公司治理能力指标 | 第25-26页 |
2.4.5 未来发展能力指标 | 第26-27页 |
2.4.6 金融创新能力指标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重庆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29-48页 |
3.1 指标的选择 | 第29-31页 |
3.2 体系结构的构建 | 第31-32页 |
3.3 构建判断矩阵 | 第32-35页 |
3.4 权重的计算 | 第35-40页 |
3.5 一致性检验 | 第40-41页 |
3.6 数据标准化 | 第41-44页 |
3.7 综合权重与排名 | 第44-4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重庆农商行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48-56页 |
4.1 重庆农商行竞争力数据分析 | 第48-50页 |
4.1.1 资产流动能力分析 | 第48页 |
4.1.2 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 第48-49页 |
4.1.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9页 |
4.1.4 公司治理能力分析 | 第49页 |
4.1.5 未来发展能力分析 | 第49-50页 |
4.1.6 金融创新能力分析 | 第50页 |
4.2 重庆农商行竞争优劣势的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4.2.1 经济环境变化,同业竞争加剧 | 第50-51页 |
4.2.2 存贷业务稳定,资本充足 | 第51页 |
4.2.3 信贷投放调整,受政府干预 | 第51-52页 |
4.2.4 股东持股稳定,治理模式传统 | 第52页 |
4.2.5 中间业务不成熟,经营模式粗放 | 第52-53页 |
4.2.6 资金使用效率不足,成本控制能力低下 | 第53页 |
4.2.7 员工基数大,高素质人才缺乏 | 第53页 |
4.2.8 信息技术落后,拖累业务拓展 | 第53-54页 |
4.2.9 风险管理薄弱,服务质量低下 | 第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重庆农商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 第56-64页 |
5.1 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组织架构 | 第56页 |
5.2 加强信贷管理,保障资产安全 | 第56-58页 |
5.3 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资金效益 | 第58-59页 |
5.4 完善用人机制,重视员工培养 | 第59页 |
5.5 加快业务创新,抓住市场机遇 | 第59-61页 |
5.6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 | 第61-62页 |
5.7 提升服务质量,重视社会责任 | 第62-6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