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调神针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 流行病学资料 | 第13-14页 |
2 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4页 |
3 痴呆程度的确认 | 第14-15页 |
4 VD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5 VD的分类 | 第16页 |
6 VD的治疗 | 第16-19页 |
7 总结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综述二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与研究 | 第23-34页 |
1 古代医籍对痴呆的认识 | 第23页 |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5页 |
3 中医辨证分型 | 第25页 |
4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治疗 | 第25-30页 |
5 思考与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4-56页 |
前言 | 第34-36页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36-4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6-3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研究结果 | 第41-46页 |
1 入选病例基线特征 | 第41页 |
2 治疗前后MMSE量表评分比较 | 第41-43页 |
3 治疗前后MoCA量表评分比较 | 第43-44页 |
4 治疗前后ADL量表评分比较 | 第44-46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46-54页 |
1 选题意义 | 第46页 |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46-48页 |
3 针刺疗法的依据 | 第48页 |
4 选穴依据 | 第48-49页 |
5 量表的选择 | 第49-51页 |
6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51页 |
7 疗效分析与探讨 | 第51-52页 |
8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