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0-22页 |
2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及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第22-28页 |
2.1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 | 第22页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2-28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 | 第22-23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 | 第23页 |
2.2.3 非营利组织中的运用与发展 | 第23-24页 |
2.2.4 广电W局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 第24-28页 |
3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8-36页 |
3.1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 第28-32页 |
3.1.1 广电W局绩效评价的对象和指标 | 第28-30页 |
3.1.2 广电W局绩效指标标准的计分方式 | 第30-31页 |
3.1.3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 | 第31页 |
3.1.4 广电W局绩效评价工作的结果及其应用 | 第31页 |
3.1.5 广电W局近两年绩效评价表结果对比 | 第31-32页 |
3.2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的分析 | 第32-34页 |
3.2.1 绩效评价体系的认识程度 | 第32-33页 |
3.2.2 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 | 第33-34页 |
3.2.3 绩效评价体系的运作实施 | 第34页 |
3.2.4 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 | 第34页 |
3.3 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34-36页 |
4 广电W局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设计与实施 | 第36-50页 |
4.1 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设计与实施的根本保障 | 第36-38页 |
4.1.1 明确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4.1.2 明确优化实施的必备条件 | 第37-38页 |
4.1.3 明确单位长期发展战略 | 第38页 |
4.2 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优化 | 第38-44页 |
4.2.1 指标体系优化的脉络梳理 | 第38-39页 |
4.2.2 指标体系优化遵循的原则 | 第39页 |
4.2.3 绩效评价指标的优化设计 | 第39-42页 |
4.2.4 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42-44页 |
4.3 绩效评价体系的运作实施优化 | 第44-46页 |
4.3.1 选取考核评价主体 | 第44页 |
4.3.2 确定考核评价周期 | 第44-45页 |
4.3.3 制定指标计分方法 | 第45页 |
4.3.4 建立绩效目标签订及调整机制 | 第45-46页 |
4.3.5 建立绩效跟踪及反馈机制 | 第46页 |
4.4 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优化 | 第46-47页 |
4.4.1 评价结果运用于当年财政拨款的安排及调整分配 | 第46页 |
4.4.2 评价结果运用于以后年度的预算编报 | 第46页 |
4.4.3 评价结果应用于绩效奖金发放 | 第46页 |
4.4.4 评价结果应用于其他各个方面 | 第46-47页 |
4.5 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模拟计算 | 第47-50页 |
4.5.1 模拟绩效评价方案的选择 | 第47页 |
4.5.2 模拟绩效评价得分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 第47-48页 |
4.5.3 模拟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