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境内家族信托业研究--基于客户差异化的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4-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家族信托概述第17-27页
    2.1 信托的起源第17页
    2.2 家族信托的定义第17-18页
    2.3 家族信托的主要当事人第18-19页
        2.3.1 委托人第18页
        2.3.2 受托人第18页
        2.3.3 受益人第18-19页
        2.3.4 其他当事人第19页
    2.4 家族信托的主要功能第19-22页
        2.4.1 财富传承功能第19-20页
        2.4.2 财富保护功能第20-21页
        2.4.3 财富管理功能第21页
        2.4.4 税收筹划功能第21页
        2.4.5 高度保密功能第21-22页
    2.5 家族信托的分类第22-25页
        2.5.1 按受益人类型划分第22页
        2.5.2 按信托设立地划分第22-23页
        2.5.3 按信托财产的类型划分第23页
        2.5.4 按信托财产是否可撤销划分第23-24页
        2.5.5 按信托设立的目的划分第24页
        2.5.6 按是否完全为公益目的划分第24-25页
    2.6 家族信托与遗嘱、保险等主要传承工具的对比第25-27页
        2.6.1 与遗嘱的对比第25页
        2.6.2 与保险的对比第25-27页
第3章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的现有模式和市场环境分析第27-41页
    3.1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的运作主体及其模式第27-30页
        3.1.1 信托公司第27-28页
        3.1.2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第28-30页
        3.1.3 保险公司第30页
        3.1.4 第三方财富机构第30页
    3.2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承载的机遇第30-36页
        3.2.1 境内私人财富领域保持高增长第30-32页
        3.2.2 高净值人士开始重视财富传承第32-33页
        3.2.3 家族企业传承迫在眉睫第33-34页
        3.2.4 信托公司转型正当时第34-36页
    3.3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面临的障碍第36-38页
        3.3.1 来自境内法律的缺憾—信托登记制度执行难第36页
        3.3.2 来自境内法律的缺憾—税收政策模糊第36-37页
        3.3.3 来自境内财富管理机构—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失第37页
        3.3.4 来自境内财富管理机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有待提高第37页
        3.3.5 来自离岸金融机构的冲击—管理与营销能力较境内略高一筹第37页
        3.3.6 高净值客户对家族信托的认知有限第37-38页
    3.4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市场挑战的应对措施第38-41页
        3.4.1 抓住机遇,全面激发高净值客户对家族信托的需求第38-39页
        3.4.2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找寻非现金类家族信托机会第39页
        3.4.3 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富管理行业水平第39页
        3.4.4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家族信托影响力第39-41页
第4章 基于客户差异化的境内家族信托业务分析第41-64页
    4.1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的客户差异化分析第41-60页
        4.1.1 财富保护需求客户第41-46页
        4.1.2 财富传承需求客户第46-52页
        4.1.3 财富管理需求客户第52-55页
        4.1.4 即将或已经移民境外客户第55-59页
        4.1.5 慈善信托需求客户第59-60页
    4.2 境内家族信托的主要实施步骤及风险点第60-63页
        4.2.1 寻找目标客户第60-61页
        4.2.2 挖掘客户需求第61页
        4.2.3 确认客户需求第61页
        4.2.4 定制专属方案第61页
        4.2.5 签约准备工作第61-62页
        4.2.6 签署信托文件第62页
        4.2.7 处理信托文件第62页
        4.2.8 信托运行管理第62-63页
        4.2.9 定期沟通反馈第63页
    4.3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的“红线”第63-64页
        4.3.1 恶意规避婚姻风险第63页
        4.3.2 恶意逃避债务纠纷第63页
        4.3.3 收入来源不明的第63-64页
第5章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未来发展建议第64-66页
    5.1 完善信托业相关法律,为财富平稳传承保驾护航第64页
    5.2 回归本源,突出信托公司信托事务管理核心地位第64页
    5.3 发挥优势,强化银行及保险渠道获客、黏客能力第64-65页
    5.4 持续不断的进行投资者教育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合”为贵?--合作文化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下一篇:异质风险和共同基金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