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表演范式下的迷群身份建构--以养成系偶像TFBOYS的粉丝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缘由与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理论来源与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3.1 迷研究 | 第13-20页 |
1.3.2 身份认同研究 | 第20-22页 |
1.3.3 观展/表演研究 | 第22-27页 |
2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27-30页 |
2.1 网络民族志 | 第27-28页 |
2.2 访谈法 | 第28-30页 |
2.2.1 访谈目的 | 第28页 |
2.2.3 访谈对象来源 | 第28-30页 |
3 TFBOYS的流行与迷群的聚集 | 第30-40页 |
3.1 TFBOYS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建立 | 第30-34页 |
3.1.1 养成系偶像的发展 | 第30-31页 |
3.1.2 TFBOYS粉丝的“孵化”过程 | 第31-33页 |
3.1.3 主流媒体的催化作用 | 第33-34页 |
3.2 TFBOYS的粉丝画像 | 第34-36页 |
3.2.1 粉丝的属性特征 | 第34-36页 |
3.2.2 粉丝内部划分 | 第36页 |
3.3 网络迷群特征和组织框架 | 第36-40页 |
3.3.1 粉丝的社群化过程 | 第36-37页 |
3.3.2 依托微博形成的迷群组织 | 第37-40页 |
4 迷的观看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40-47页 |
4.1 迷观看的内容 | 第40-42页 |
4.1.1 偶像符号的解读 | 第40-41页 |
4.1.2 偶像形象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 | 第41-42页 |
4.2 迷的观看行为特征 | 第42-44页 |
4.2.1 长时间的媒介内容阅读 | 第42-43页 |
4.2.2 固定的媒介内容偏好 | 第43-44页 |
4.3 情感投射与自我认同的建构 | 第44-45页 |
4.4 仪式感的体验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45-47页 |
5 迷与迷群的表演: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47-58页 |
5.1 迷的自我身份展示 | 第47-50页 |
5.1.1 网络平台上的自我呈现方式 | 第47页 |
5.1.2 自我形象美化:印象管理 | 第47-48页 |
5.1.3 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收藏式消费 | 第48-50页 |
5.2 迷群的身份表演: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50-58页 |
5.2.1 社群运作与群内认同 | 第50-52页 |
5.2.2 迷群的狂欢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52-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