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湘潭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简要述评第13页
    1.3 研究设计第13-15页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4页
        1.3.3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17页
    2.1 基本概念第15页
        2.1.1 农村土地流转第15页
        2.1.2 适度规模经营第15页
        2.1.3 农民意愿第15页
    2.2 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制度变迁理论第15-16页
        2.2.2 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和地价理论第16页
        2.2.3 土地产权理论第16页
        2.2.4 规模经济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湘潭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第17-23页
    3.1 湘潭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概况第17-20页
        3.1.1 规模流转成为发展趋势第17-18页
        3.1.2 流转模式呈现多样化第18-19页
        3.1.3 特色产业成为重要依托第19页
        3.1.4 新型主体成为主要力量第19-20页
    3.2 湘潭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措施第20-23页
        3.2.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土地流转环境第20页
        3.2.2 推进确权颁证,稳定完善承包关系第20-21页
        3.2.3 强化指导服务,规范引导有序流转第21页
        3.2.4 培育新型主体,推动土地快速流转第21-23页
第4章 湘潭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0页
    4.1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4.1.1 部分农户流转意愿低第23页
        4.1.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第23-24页
        4.1.3 土地流转缺乏产业支撑第24页
        4.1.4 土地流转融资贷款服务不完善第24-25页
    4.2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第25-30页
        4.2.1 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第25-26页
        4.2.2 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第26-27页
        4.2.3 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不健全第27-28页
        4.2.4 土地流转融资贷款体系不健全第28-30页
第5章 加快湘潭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第30-41页
    5.1 完善“三大制度”,推进土地流转第30-32页
        5.1.1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第30页
        5.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30-31页
        5.1.3 完善风险防控制度第31-32页
    5.2 创新“三大机制”,激励土地流转第32-34页
        5.2.1 创新财政扶持激励机制第32页
        5.2.2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第32-33页
        5.2.3 创新金融支持激励机制第33-34页
    5.3 打造“三个平台”,服务土地流转第34-35页
        5.3.1 打造管理服务平台第34页
        5.3.2 打造项目对接平台第34-35页
        5.3.3 打造中介组织服务平台第35页
    5.4 培育“三大主体”,投入土地流转第35-38页
        5.4.1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第35-36页
        5.4.2 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第36-37页
        5.4.3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第37-38页
    5.5 抓好“三个结合”,拉动土地流转第38-41页
        5.5.1 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第38-39页
        5.5.2 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第39页
        5.5.3 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第39-4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1-43页
    6.1 研究结果第41页
    6.2 研究不足第41-42页
    6.3 研究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A方法的京津沪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
下一篇:新宁县农村住宅用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