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瘤胃微生物厌氧消化农业固体有机废物技术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符号与缩写表第25-26页
1 绪论第26-60页
    1.1 农业固体有机废物概述第26-28页
    1.2 纤维素类生物质与禽畜养殖粪污特性第28-33页
        1.2.1 纤维素类生物质结构及特点第28-32页
        1.2.2 禽畜粪便的成分及特点第32-33页
    1.3 纤维素类生物质与养殖粪污废物处理技术分析第33-46页
        1.3.1 纤维素类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第33-38页
        1.3.2 厌氧消化技术第38-43页
        1.3.3 好氧堆肥技术第43-45页
        1.3.4 其它处理技术第45-46页
    1.4 瘤胃微生物特征及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第46-57页
        1.4.1 瘤胃微生物组成第46-48页
        1.4.2 瘤胃微生物特点及降解底物特性第48-53页
        1.4.3 瘤胃微生物发酵系统研究与应用第53-57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57-60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57-58页
        1.5.2 研究内容第58-60页
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60-73页
    2.1 实验材料第60-65页
        2.1.1 实验装置第60-62页
        2.1.2 接种微生物第62页
        2.1.3 降解底物第62-64页
        2.1.4 缓冲溶液第64-65页
    2.2 检测方法第65-73页
        2.2.1 常规检测第65-66页
        2.2.2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第66-67页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第67页
        2.2.4 结晶度指数(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67页
        2.2.5 挥发性脂肪酸(VFAs)第67-68页
        2.2.6 气体成分第68页
        2.2.7 酶活性测定第68-71页
        2.2.8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MiSeq)第71-73页
3 沼液预处理秸秆性能研究第73-90页
    3.1 引言第73页
    3.2 实验部分第73-7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7-88页
        3.3.1 预处理对秸秆结构的影响第77-80页
        3.3.2 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第80-83页
        3.3.3 沼液预处理秸秆最优条件第83-84页
        3.3.4 沼液与其它常用氨化剂预处理效果对比第84-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4 体外模拟瘤胃微生物反应器连续厌氧消化秸秆性能研究第90-100页
    4.1 引言第90页
    4.2 实验部分第90-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99页
        4.3.1 连续厌氧消化秸秆水解酸化性能第92-94页
        4.3.2 连续厌氧消化秸秆过程酶活性第94-96页
        4.3.3 连续厌氧消化秸秆产气性能第96-98页
        4.3.4 连续厌氧消化秸秆底物物理性质变化第98-99页
    4.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5 秸秆与猪粪混合共发酵与连续厌氧消化性能研究第100-120页
    5.1 引言第100页
    5.2 实验部分第100-104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4-118页
        5.3.1 混合预处理最优条件确定第104-106页
        5.3.2 预处理对混合物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06-107页
        5.3.3 瘤胃微生物联合厌氧发酵秸秆与猪粪产酸性能第107-111页
        5.3.4 连续厌氧消化混合底物水解酸化性能第111-113页
        5.3.5 连续厌氧消化混合底物过程酶活性第113-114页
        5.3.6 连续厌氧消化混合底物产气性能第114-117页
        5.3.7 连续厌氧消化混合底物其它指标变化第117-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6 中试规模瘤胃微生物厌氧消化农业固体有机废物性能研究第120-141页
    6.1 引言第120页
    6.2 实验部分第120-126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6-140页
        6.3.1 沼液预处理秸秆第126-127页
        6.3.2 厌氧消化过程温度与pH变化第127-129页
        6.3.3 厌氧消化过程第129-133页
        6.3.4 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第133-136页
        6.3.5 联合好氧堆肥性能第136-140页
    6.4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7 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消化微生物菌群变化与代谢过程研究第141-172页
    7.1 引言第141页
    7.2 实验部分第141-142页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42-170页
        7.3.1 瘤胃细菌变化分析第142-152页
        7.3.2 瘤胃真菌变化分析第152-160页
        7.3.3 瘤胃古细菌变化分析第160-165页
        7.3.4 瘤胃微生物体外演替与代谢过程分析第165-170页
    7.4 本章小结第170-172页
8 固体有机废物沼气化、肥料化、零排放技术(IMFZ)工艺设计与工程实践第172-194页
    8.1 引言第172页
    8.2 设计基础第172-174页
        8.2.1 工艺简介第172-174页
        8.2.2 设计依据第174页
    8.3 工艺设计及经济分析第174-184页
        8.3.1 主要设计参数第174-175页
        8.3.2 工艺流程第175-178页
        8.3.3 主要构筑物设计第178-180页
        8.3.4 投资估算第180页
        8.3.5 运行费用分析第180-182页
        8.3.6 经济效益分析第182-183页
        8.3.7 环境与社会效益分析第183-184页
    8.4 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收集半径分析第184-190页
    8.5 示范工程第190-193页
    8.6 本章小结第193-194页
9 结论与创新点第194-197页
    9.1 结论第194-196页
    9.2 创新点第196页
    9.3 展望第196-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19页
作者简介第2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219-221页
致谢第221页

论文共2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他族面孔接触对婴儿面孔种族识别和社会学习的影响
下一篇: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