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轻微违法行为的界分 | 第11-15页 |
第一节 轻微违法行为的定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现行法律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的规定和局限性 | 第12页 |
第三节 如何判断轻微违法行为 | 第12-15页 |
一、违法行为本身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 | 第13页 |
二、违法事实在违法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3页 |
三、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 第13页 |
四、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 | 第13-14页 |
五、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 | 第14页 |
六、违法次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轻微违法行为产生的根源 | 第15-18页 |
第一节 轻微违法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轻微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根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轻微违法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轻微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方式 | 第18-21页 |
第一节 我国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 | 第18-20页 |
一、警告 | 第18页 |
二、罚款 | 第18页 |
三、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 第18页 |
四、责令停产停业 | 第18-19页 |
五、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 第19页 |
六、行政拘留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行政处罚种类的有限性 | 第20-21页 |
第四章 行政处罚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为适用的局限性 | 第21-25页 |
第一节 法定原则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公正、公开的原则 | 第23页 |
第三节 过罚相应原则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24-25页 |
第五章 国外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制度 | 第25-29页 |
第一节 提高违法成本,严厉处罚轻微违法行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用严密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手段治理轻微违法行为 | 第26-29页 |
第六章 我国轻微违法行为无法根治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一节 行政处罚力度不足 | 第29页 |
第二节 行政处罚执法水平低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行政处罚权力边界不明确 | 第30-32页 |
第七章 解决我国轻微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现实路径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对轻微违法行为多采取柔性执法方式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为轻微违法行为设定较高额度的财产罚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将轻微违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对轻微违法行为优先予以公开曝光 | 第36-37页 |
第五节 营造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 第37-38页 |
第六节 健全治理轻微违法行为的制度 | 第38-40页 |
第七节 完善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手段和方式 | 第40页 |
第八节 规范执法人员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的执法方式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