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孤儿核受体Nur77概述 | 第16-21页 |
1 核受体 | 第16-18页 |
1.1 核受体简介 | 第16-18页 |
1.2 核受体的基本结构 | 第18页 |
2 孤儿核受体Nur77 | 第18-21页 |
2.1 Nur77的表达调控 | 第18-19页 |
2.2 Nur77的蛋白修饰 | 第19页 |
2.3 Nur77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1页 |
第二章 RARγ稳定Nur77参与CD437诱导的Nur77出核凋亡进程 | 第21-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31页 |
1.1 细胞株、菌株、质粒 | 第21-2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2-2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9-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44页 |
2.1 细胞培养与冻存 | 第31-32页 |
2.2 细胞计数方法 | 第32-33页 |
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2.4 质粒的转化 | 第33-34页 |
2.5 小提质粒 | 第34页 |
2.6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4-36页 |
2.7 细胞转染 | 第36-37页 |
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第37-38页 |
2.9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 第38-39页 |
2.10 Stripping buffer洗膜再生操作 | 第39页 |
2.11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9-40页 |
2.12 核质分离 | 第40-41页 |
2.13 线粒体提取 | 第41页 |
2.14 荧光定量PCR | 第41-43页 |
2.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43-44页 |
2.16 统计学分析 | 第44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62页 |
3.1 CD437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诱导Nur77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 第44-47页 |
3.2 CD437诱导Nur77出核转位线粒体的过程依赖JNK信号通路的介导 | 第47-50页 |
3.3 RARγ参与CD437诱导的Nur77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进程 | 第50-54页 |
3.4 RARγ通过抑制Nur77的泛素化降解稳定其蛋白表达水平 | 第54-57页 |
3.5 RARγ与Nur77相互作用,并且能够被CD437所增强 | 第57-61页 |
3.6 RARγ主要是通过影响Nur77的表达参与CD437诱导的Nur77出核凋亡过程 | 第61-62页 |
4 结论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抑制Nur77生存通路的分子机制 | 第63-88页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3-6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64-69页 |
2.1 小分子化合物的来源 | 第64-68页 |
2.2 细胞株、菌株、质粒 | 第68页 |
2.3 主要实验药品、抗体 | 第68-69页 |
3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3.1 MTT实验 | 第69页 |
3.2 克隆形成实验 | 第69-70页 |
3.3 细胞周期检测 | 第70页 |
3.4 细胞凋亡检测 | 第70-71页 |
3.5 划痕迁移检测 | 第71页 |
3.6 TransWell检测 | 第71-72页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2-87页 |
4.1 合成的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第72-73页 |
4.2 GH-10和GC-12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 第73-78页 |
4.3 GH-10和GC-12抑制MCF-7的迁移和侵袭 | 第78-80页 |
4.4 GH-10和GC-12诱导MCF-7凋亡依赖于Nur77的表达 | 第80-82页 |
4.5 GH-10和GC-12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Bax诱导凋亡 | 第82-85页 |
4.6 体内实验表明GC-12具有显著抗肿瘤效果 | 第85-87页 |
5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