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部亚高山灌丛优势植物水分来源及各水源的补给关系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植被水分研究中应用研究 | 第13-19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 2.1 地貌 | 第19页 |
| 2.2 气候与水文 | 第19-20页 |
| 2.3 土壤与植被 | 第20-21页 |
| 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21-25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 3.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4 亚高山灌丛植物水及各水源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25-31页 |
| 4.1 植物水及各水源δD与δ~(18)O的关系 | 第25-26页 |
| 4.2 不同植物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26页 |
| 4.3 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26-28页 |
| 4.4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28-30页 |
| 4.5 河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30页 |
| 4.6 小结 | 第30-31页 |
| 5 亚高山灌丛植物水分来源及时间变化 | 第31-42页 |
| 5.1 不同种类植物的水分来源 | 第31-37页 |
| 5.2 不同植物水分来源的时间变化 | 第37-41页 |
| 5.3 小结 | 第41-42页 |
| 6 亚高山灌丛各水源的补给关系 | 第42-49页 |
| 6.1 流域水文特征与水体同位素组成 | 第42页 |
| 6.2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地区水汽来源 | 第42-43页 |
| 6.3 河水补给来源 | 第43-45页 |
| 6.4 地下水补给来源 | 第45-46页 |
| 6.5 土壤水补给来源 | 第46-47页 |
| 6.6 小结 | 第47-4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7.1 结论 | 第49-50页 |
| 7.2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