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建构视角下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3 相关工作小结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 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 2.2 认知结构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 2.2.1 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 第20-22页 |
| 2.2.2 知识的表征 | 第22-25页 |
| 2.3 信息检索情境下的意义建构理论 | 第25-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认知建构视角下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构建 | 第28-37页 |
| 3.1 物理信息检索系统的缺陷 | 第28-29页 |
| 3.1.1 信息的单向传递问题 | 第28页 |
| 3.1.2 检索结果的线性排列问题 | 第28页 |
| 3.1.3 缺乏对文档内容深层挖掘的问题 | 第28-29页 |
| 3.2 模型构建原则 | 第29页 |
| 3.3 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29-31页 |
| 3.4 模型功能模块 | 第31-35页 |
| 3.4.1 知识挖掘层 | 第31-32页 |
| 3.4.2 用户认知层 | 第32-34页 |
| 3.4.3 认知交互层 | 第34-35页 |
| 3.5 模型模块交互 | 第35-36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原型系统实现 | 第37-43页 |
| 4.1 系统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 4.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8-40页 |
| 4.3 系统概览 | 第40-4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5 实验评估 | 第43-59页 |
| 5.1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 5.2 实验设计方案 | 第43-47页 |
| 5.2.1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5.2.2 实验对象 | 第44页 |
| 5.2.3 实验任务 | 第44-45页 |
| 5.2.4 实验流程设计 | 第45-46页 |
| 5.2.5 数据测量与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 5.2.6 数据搜集 | 第47页 |
| 5.3 数据分析 | 第47-57页 |
| 5.3.1 交互行为与认知结果数据分析 | 第47-50页 |
| 5.3.2 认知过程数据分析 | 第50-56页 |
| 5.3.3 用户反馈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 5.4.1 结果 | 第57页 |
| 5.4.2 讨论 | 第57-5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9页 |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