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电力机车论文--牵引电器、牵引变压器论文

高速列车受电弓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受电弓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外受电弓的类别第13-15页
        1.2.2 受电弓的常见异常第15页
        1.2.3 受电弓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2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可靠性分析第19-37页
    2.1 受电弓有限元分析第19-24页
        2.1.1 受电弓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1.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23页
        2.1.3 受电弓横向刚度测定第23-24页
    2.2 受电弓整体静强度分析第24-26页
        2.2.1 受电弓工作状况分析第24-25页
        2.2.2 受电弓结构静强度校核第25-26页
    2.3 基于试验设计和抽样方法得到试验样本第26-27页
    2.4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拟合样本函数第27-30页
        2.4.1 神经网络训练原理第27-28页
        2.4.2 神经网络拟合第28-29页
        2.4.3 检验误差第29-30页
    2.5 受电弓强度可靠度及可靠性灵敏度第30-34页
        2.5.1 随机摄动技术第30页
        2.5.2 一次二阶矩法求解可靠度第30-32页
        2.5.3 可靠性灵敏度第32-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7页
第3章 基于运动误差理论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第37-55页
    3.1 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理论第38-40页
        3.1.1 机构运动可靠性的定义第38-39页
        3.1.2 机构运动性能可靠性的分类第39页
        3.1.3 机构运动误差理论第39-40页
    3.2 受电弓机构运动分析第40-43页
        3.2.1 受电弓机构简化第40-42页
        3.2.2 受电弓机构自由度第42页
        3.2.3 受电弓机构运动输出第42-43页
    3.3 受电弓运动性能误差分析第43-45页
        3.3.1 机构运动性能误差理论第43-44页
        3.3.2 受电弓运动性能函数第44-45页
    3.4 受电弓输出运动精度可靠性第45-53页
        3.4.1 受电弓运动精度可靠性模型第45-47页
        3.4.2 受电弓运动精度可靠度计算第47-51页
        3.4.3 受电弓系统输出运动可靠度误差检验第51-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考虑运动副磨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第55-73页
    4.1 考虑运动副磨损的运动副间隙误差理论第55-60页
        4.1.1 机构有效长度模型第56-57页
        4.1.2 机构运动副磨损误差理论第57-59页
        4.1.3 机构输出运动参数第59-60页
    4.2 考虑磨损的间隙误差计算模型:Gamma退化过程的应用第60-65页
        4.2.1 Gamma退化理论及应用第61-62页
        4.2.2 机构运动副磨损过程分析第62-65页
        4.2.3 运动副间隙计算模型第65页
    4.3 受电弓机构输出运动误差模型第65-69页
        4.3.1 受电弓机构受力分析第65-67页
        4.3.2 受电弓运动副磨损量计算第67-69页
    4.4 考虑磨损的受电弓输出运动精度可靠性第69-71页
        4.4.1 可靠度计算第69-70页
        4.4.2 受电弓运动可靠度对比分析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地铁燕房线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鲁棒优化的公交动态发车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