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内结构布置对气固流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32页 |
| ·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 | 第17-19页 |
| ·轴向流动特性 | 第17-18页 |
| ·径向流动特性 | 第18-19页 |
| ·CFB床内结构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9-30页 |
| ·密相区结构 | 第20-21页 |
| ·过渡区台阶 | 第21-22页 |
| ·二次风对床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 ·CFB出口结构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床层截面形状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床内构件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及光纤探针技术的特点 | 第30-32页 |
|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 第30-31页 |
| ·光纤探针技术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试验研究方法及设备 | 第32-43页 |
| ·试验目的及方法 | 第32-33页 |
| ·冷态试验台及其系统组成 | 第33-38页 |
| ·冷态试验台 | 第33-34页 |
| ·主要的特殊结构 | 第34-36页 |
| ·试验床料分析 | 第36-38页 |
| ·测量系统设备介绍 | 第38-41页 |
| ·PIV测速系统的试验设备 | 第38-40页 |
| ·PC6D型光纤浓度探针测量系统 | 第40-41页 |
| ·试验工况和坐标系的建立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密相区结构对床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43-61页 |
| ·试验工况 | 第43-44页 |
| ·密相区的颗粒流场特性 | 第44-49页 |
| ·不同结构密相区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44-46页 |
| ·密相区结构对颗粒流动速度分布的影响 | 第46-49页 |
| ·密相区的颗粒浓度场 | 第49-59页 |
| ·对称渐扩型结构密相区的颗粒浓度分布 | 第49-51页 |
| ·对称渐扩型结构密相区的颗粒浓度波动 | 第51-53页 |
| ·密相区结构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3-55页 |
| ·矩形截面长度及宽度方向的颗粒浓度分布特性 | 第55页 |
| ·运行参数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5-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过渡区气固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61-85页 |
| ·试验工况 | 第61-62页 |
| ·过渡区的颗粒流场特性 | 第62-76页 |
| ·过渡区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62-63页 |
| ·台阶对全场颗粒流动结构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台阶局部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64-68页 |
| ·台阶对局部颗粒流动速度分布的影响 | 第68-72页 |
| ·二次风口局部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72-74页 |
| ·二次风口局部的颗粒流动速度分布 | 第74-76页 |
| ·过渡区的颗粒浓度场 | 第76-83页 |
| ·过渡区的颗粒浓度分布 | 第76-77页 |
| ·过渡区的颗粒浓度波动 | 第77-78页 |
| ·后墙台阶布置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78-79页 |
| ·二次风的投运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79-81页 |
| ·运行参数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六章 偏置出口结构对床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5-99页 |
| ·试验工况 | 第85-86页 |
| ·稀相区的颗粒流场特性 | 第86-96页 |
| ·稀相区全场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86-87页 |
| ·局部区域的颗粒流动结构 | 第87-90页 |
| ·偏置出口结构对左墙全场颗粒流动速度分布的影响 | 第90-92页 |
| ·偏置出口结构对局部颗粒流动速度分布的影响 | 第92-96页 |
| ·偏置出口结构对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99-103页 |
| ·结论 | 第99-101页 |
| ·展望 | 第101-103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