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4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和特点 | 第12-13页 |
|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概念 | 第12页 |
| ·生物质能的来源 | 第12-13页 |
| ·生物质资源的主要特点 | 第13页 |
|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 | 第13-16页 |
|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第14-15页 |
| ·生物质液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及生物质间接液化技术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生物质间接液化技术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17-22页 |
| ·生物质气化的原理与工艺 | 第17-19页 |
| ·气化反应器 | 第19-21页 |
| ·生物质气化需解决的问题 | 第21页 |
| ·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研究综述 | 第24-33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气流床气化原理 | 第24-26页 |
| ·常见气流床气化工艺及对比 | 第26-29页 |
|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 ·国外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国内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小型生物质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的设计 | 第33-44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3页 |
| ·小型生物质气流床实验系统的设计 | 第33-39页 |
| ·设计基本参数 | 第33-34页 |
| ·实验台布局 | 第34页 |
| ·气化炉本体主要技术参数 | 第34-35页 |
| ·气化剂预热器主要技术参数 | 第35-37页 |
| ·给料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 第37-39页 |
| ·合成气净化系统与气体分析系统 | 第39页 |
| ·系统运行流程 | 第39-40页 |
| ·基于LABVIEW的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装置的现场控制 | 第40-43页 |
|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40-41页 |
| ·控制系统的Labview软件设计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 第44-65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试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 ·气化原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 ·灰与合成气的搜集 | 第45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5-46页 |
| ·不同因素对生物质气流床纯氧气化的影响 | 第46-55页 |
| ·氧气/生物质比对气化的影响 | 第46-50页 |
| ·反应温度对不同生物质气化的影响 | 第50-53页 |
| ·原料颗粒粒径对气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 ·不同气化剂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实验内容与目的 | 第55页 |
| ·添加水蒸气对合成气成分、热值及碳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添加CO_2对合成气成分、热值及碳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原料气化前处理对气化的影响 | 第57-63页 |
| ·实验内容与目的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析出行为的实验研究 | 第65-78页 |
| ·引言 | 第65-66页 |
| ·碱金属检测方法 | 第66页 |
| ·ICP检测法 | 第66页 |
| ·火焰光度计法 | 第66页 |
| ·XRD检测法 | 第66页 |
| ·试验工况介绍 | 第66-67页 |
| ·碱金属在气流床气化过程中气相中的分布 | 第67-69页 |
|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67-68页 |
| ·实验结果 | 第68-69页 |
| ·碱金属在气流床气化过程中固相中的分布 | 第69-73页 |
|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69-70页 |
| ·实验结果 | 第70-73页 |
| ·添加剂对灰熔点的影响 | 第73-76页 |
| ·灰熔融的表征方法 | 第73-74页 |
|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78-82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8-80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