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核心术语 | 第19-21页 |
2.1.1 安全和安全事故 | 第19页 |
2.1.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第19-21页 |
2.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第21-26页 |
2.2.1 海因里希安全理论 | 第21-22页 |
2.2.2 系统安全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本质安全理论 | 第23页 |
2.2.4 事故致因理论 | 第23-26页 |
2.2.5 风险管控理论 | 第26页 |
2.3 层次分析法 | 第26-28页 |
2.3.1 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 第26-27页 |
2.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44页 |
3.1 FK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1.2 公司组织模式 | 第30页 |
3.2 FK公司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第30-35页 |
3.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第30-31页 |
3.2.2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网络 | 第31-33页 |
3.2.3 主要采取的安全管理方法 | 第33-35页 |
3.3 FK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 第35页 |
3.3.2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 第35-39页 |
3.4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问题分析 | 第39-43页 |
3.4.1 人员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3.4.2 设备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页 |
3.4.3 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页 |
3.4.4 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FK公司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4.1 FK公司安全生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5页 |
4.1.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4-45页 |
4.1.2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45页 |
4.2 FK公司安全生产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2页 |
4.2.1 影响因素一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6-47页 |
4.2.2 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7-52页 |
4.3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4.3.1 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4.3.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善方案设计 | 第54-68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54页 |
5.2 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5.3 方案设计 | 第55-67页 |
5.3.1 人员双向控制管理体系 | 第56-58页 |
5.3.2 设备双向控制管理体系 | 第58-59页 |
5.3.3 环境双向控制管理体系 | 第59-60页 |
5.3.4 管理双向控制体系 | 第60-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善方案实施及保障措施 | 第68-73页 |
6.1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善方案实施步骤 | 第68-70页 |
6.1.1 学习动员阶段 | 第68-69页 |
6.1.2 细化举措阶段 | 第69页 |
6.1.3 执行落实阶段 | 第69-70页 |
6.2 FK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善方案的保障措施 | 第70-72页 |
6.2.1 组织保障 | 第70-71页 |
6.2.2 制度保障 | 第71页 |
6.2.3 资金保障 | 第71-72页 |
6.2.4 信息技术保障 | 第7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