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海外并购动因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第13-15页 |
1.2.2 海外并购成败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1.2.3 海外并购绩效评价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2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海外并购绩效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海外并购含义 | 第21页 |
2.1.2 海外并购类型 | 第21-22页 |
2.1.3 并购绩效概念 | 第22-23页 |
2.1.4 海外并购绩效研究范围 | 第23页 |
2.1.5 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标准 | 第23页 |
2.2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4页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 第26-34页 |
3.1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相关情况 | 第26-28页 |
3.1.1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现状与特点 | 第26-27页 |
3.1.2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 | 第27-28页 |
3.2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 第28页 |
3.3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短期绩效评价:运用事件研究法 | 第28-31页 |
3.3.1 事件研究法概述 | 第28-29页 |
3.3.2 事件研究法对于化工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 | 第29页 |
3.3.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流程 | 第29-30页 |
3.3.4 关于事件研究的窗口期和估计期的选择 | 第30页 |
3.3.5 关于超额收益的结果 | 第30-31页 |
3.4 化工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评价:运用平衡计分卡法 | 第31-33页 |
3.4.1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法概述 | 第31-32页 |
3.4.2 平衡计分卡对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的意义 | 第32页 |
3.4.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流程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W公司并购B公司案例介绍 | 第34-39页 |
4.1 并购双方公司概况 | 第34-35页 |
4.1.1 W公司概况 | 第34页 |
4.1.2 B公司概况 | 第34-35页 |
4.2 W公司并购B公司案例回顾 | 第35-38页 |
4.2.1 W公司并购B公司背景 | 第35页 |
4.2.2 W公司并购B公司动因 | 第35-36页 |
4.2.3 W公司并购B公司过程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W公司海外并购绩效研究 | 第39-57页 |
5.1 短期绩效评价: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并购绩效评价 | 第39-44页 |
5.1.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9-40页 |
5.1.2 W公司并购B公司的短期绩效评价 | 第40-44页 |
5.2 长期绩效评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并购绩效评价 | 第44-55页 |
5.2.1 财务维度分析 | 第44-51页 |
5.2.2 客户维度分析 | 第51-52页 |
5.2.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分析 | 第52-54页 |
5.2.4 学习与成长维度分析 | 第54-55页 |
5.3 W公司并购B公司的综合评价 | 第55-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启示 | 第58-59页 |
6.3 局限性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