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论文--机械设计论文

变速箱螺钉漏装检测系统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3 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第12页
    1.3 工业机器人在检测技术上的应用第12-13页
    1.4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变速箱螺钉漏装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15-26页
    2.1 变速箱螺钉漏装检测系统的设计条件第15-17页
        2.1.1 变速箱的外形及螺钉孔位置尺寸第15-16页
        2.1.2 输送带的结构尺寸第16-17页
        2.1.3 螺钉检测机械臂的设计要求第17页
    2.2 螺钉检测机械臂的设计第17-22页
        2.2.1 螺钉检测机械臂结构的设计第17-18页
        2.2.2 螺钉检测机械臂工作位置的优化设计第18-19页
        2.2.3 螺钉检测机械臂臂长的尺寸设计第19-21页
        2.2.4 螺钉检测机械臂的工作原理第21-22页
    2.3 螺钉检测机械臂电机和传感器的选型设计第22-25页
        2.3.1 电机的选型设计第23页
        2.3.2 传感器选型设计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螺钉检测机械臂三维建模及工程图的生成第26-37页
    3.1 检测机械臂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3.1.1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第26页
        3.1.2 螺钉检测机械臂实体建模第26-29页
    3.2 螺钉检测机械臂实体模型的干涉检验第29-31页
    3.3 螺钉检测机械臂实体模型的虚拟装配第31页
    3.4 生成工程图第31-36页
        3.4.1 三维建模技术输出工程图的方法第31页
        3.4.2 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的一般过程第31-34页
        3.4.3 螺钉检测机械臂典型零件的工程图生成第34-35页
        3.4.4 螺钉检测机械臂的装配图生成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螺钉漏装检测机械臂仿真设计第37-52页
    4.1 螺钉漏装检测机械臂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第37-41页
        4.1.1 螺钉检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第37-38页
        4.1.2 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第38-41页
    4.2 螺钉检测机械臂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第41-47页
        4.2.1 递推法求机械臂末端连杆的雅可比矩阵第41-43页
        4.2.2 牛顿—欧拉递推动力学方程第43-45页
        4.2.3 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第45-47页
    4.3 螺钉检测机械臂零部件的尺寸强度校核第47-51页
        4.3.1 螺钉检测机械臂强度校核第47-48页
        4.3.2 小臂的强度校核第48-50页
        4.3.3 大臂的强度校核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螺钉漏装检测控制系统开发第52-69页
    5.1 基于PLC运动控制程序编制第52-56页
        5.1.1 设计螺钉检测机械臂控制系统框图第52页
        5.1.2 步进电机控制的方案设计第52-56页
    5.2 基于PLC的螺钉漏装检测算法开发第56-60页
        5.2.1 基于PLC的螺钉漏装检测算法开发第56-58页
        5.2.2 驱动器的选择第58-60页
    5.3 螺钉漏装检测机械臂硬件原理图和接线图第60-63页
        5.3.1 设计驱动步进电机硬件原理图第60-62页
        5.3.2 测距传感器与PLC的接线图第62-63页
    5.4 触摸屏第63-64页
        5.4.1 通信协议第63页
        5.4.2 触摸屏与PLC的连接第63页
        5.4.3 参数软件设计第63-64页
    5.5 梯形图设计第64-68页
        5.5.1 梯形图第64页
        5.5.2 脉冲的生成第64-66页
        5.5.3 主程序编写第66-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导师简介第74页
企业导师简介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3-RPS和3-SPR机构的双层串并联机构运动学研究
下一篇:磁场调制型相交轴磁齿轮传动机理及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