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基于数据块级的多层存储调度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全球数据量增长第11-12页
        1.1.2 云存储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第12页
    1.2 数据增长特点的研究第12-15页
        1.2.1 数据局部性第13-14页
        1.2.2 大量重复数据第14-1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5-18页
        1.3.1 应用场景第15-16页
        1.3.2 本文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第18-25页
    2.1 存储模式第18-21页
        2.1.1 传统存储模式第18页
        2.1.2 分布式存储模式第18页
        2.1.3 云存储模式第18-19页
        2.1.4 分层存储技术第19页
        2.1.5 多种存储设备第19-20页
        2.1.6 缓存调度策略第20-21页
    2.2 重复数据删除第21-25页
        2.2.1 重复数据删除时机第22-23页
        2.2.2 数据块的粒度第23页
        2.2.3 重复数据感知第23-25页
第3章 重复数据感知的分层存储模型DAMS第25-33页
    3.1 基本结构第25-26页
        3.1.1 元数据管理第25-26页
        3.1.2 数据块管理第26页
        3.1.3 缓存调度第26页
        3.1.4 多级存储介质第26页
    3.2 特点和优势第26-29页
        3.2.1 三层结构第26-27页
        3.2.2 基于变长数据块第27-28页
        3.2.3 分层存储和重复数据删除相互交叉第28-29页
    3.3 主要功能的模块关联第29-33页
        3.3.1 重复数据删除第29-30页
        3.3.2 数据获取第30-31页
        3.3.3 数据迁移第31-33页
第4章 D-ARC:动态自适应缓存调度策略第33-40页
    4.1 对ARC优势和不足的分析第33-35页
        4.1.1 逻辑结构第33页
        4.1.2 优势分析第33-34页
        4.1.3 不足分析第34-35页
    4.2 D-ARC的结构和设计原理第35-37页
        4.2.1 逻辑结构第35-36页
        4.2.2 设计原理第36-37页
    4.3 D-ARC的改进点第37-40页
        4.3.1 以数据块大小作为跟踪访问模式的依据第37-38页
        4.3.2 引入差异记录和临界值以屏蔽访问模式的抖动第38-39页
        4.3.3 增加源节点以增加可变性和兼容性第39-40页
第5章 基于DAMS框架的实例实施第40-49页
    5.1 模块组成第40-41页
        5.1.1 文件节点第40-41页
        5.1.2 数据指纹第41页
        5.1.3 多级存储第41页
    5.2 实现第41-46页
        5.2.1 降低hash冲突率第41-42页
        5.2.2 基于指纹hash表实现D-ARC第42-43页
        5.2.3 变长数据块分割第43-44页
        5.2.4 重复数据感知第44-45页
        5.2.5 虚拟存储第45-46页
    5.3 结构第46-49页
        5.3.1 Super第46-47页
        5.3.2 Desk第47页
        5.3.3 iNode第47-48页
        5.3.4 ChunkInfo第48-49页
第6章 实验第49-61页
    6.1 实验工具第49-51页
        6.1.1 数据生成第49-50页
        6.1.2 读取序列生成第50-51页
    6.2 StoreX运行效果测试第51-56页
        6.2.1 首次运行系统第51-52页
        6.2.2 创建文件夹第52-53页
        6.2.3 清空所有数据第53页
        6.2.4 退出第53页
        6.2.5 显示磁盘当前状态第53-54页
        6.2.6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第54-55页
        6.2.7 新建文件第55-56页
        6.2.8 读取文件第56页
    6.3 StoreX性能测试第56-58页
        6.3.1 重复数据删除率第57页
        6.3.2 运行时间第57-58页
    6.4 D-ARC第58-61页
        6.4.1 读取时间第59页
        6.4.2 高级存储区命中率第59-61页
第7章 总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福建省公共产品阶梯定价机制的对策--以福州市自来水定价为例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重构--以XX商业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