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锐钛矿TiO2(101)表面负载贵金属原子反应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1.1 单原子催化剂第10-16页
        1.1.1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第10-12页
        1.1.2 单原子催化剂常见的表征方法第12-13页
        1.1.3 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7-24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17-21页
        2.1.1 Thomas-Fermi模型第17-18页
        2.1.2 Hohenberg-Kohn定理第18页
        2.1.3 Kohn-Sham方程第18-19页
        2.1.4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19-20页
        2.1.5 广义梯度近似(GGA)第20-21页
        2.1.6 投影缀加波PAW方法第21页
        2.1.7 周期性边界条件第21页
    2.2 理论计算方法第21-23页
        2.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第21页
        2.2.2 过渡态理论及NEB方法第21-22页
        2.2.3 态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第22-23页
    2.3 本文所用的计算软件VASP第23-24页
第三章 在Au_1/TiO_2和Pt_1/TiO_2表面上的CO氧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第24-62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计算方法第25-27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27-61页
        3.3.1 Au_1/TiO_2(101)和Pt_1/TiO_2(101)的吸附构型第27-35页
        3.3.2 O_2、O、CO和CO_2在表面上的吸附情况第35-52页
        3.3.3 CO与O_2的氧化反应第52-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甲酸分子在Au_1/TiO_2(101)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过程研究第62-82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63-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81页
        4.3.1 甲酸分子的吸附第64-70页
        4.3.2 HCOO和H的共吸附第70-73页
        4.3.3 COOH和H的吸附第73-74页
        4.3.4 OH和CHO的吸附第74-75页
        4.3.5 甲酸分子的解离吸附第75-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个人简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驾驶员注意容量及相关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风险区划的保险费率厘定--以河南市级玉米数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