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民用住宅厨房的排风罩研究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课题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住宅厨房空气品质与排风系统分析 | 第19-29页 |
2.1 住宅厨房空气品质评价 | 第19-21页 |
2.1.1 住宅厨房空气质量标准 | 第19-21页 |
2.1.2 住宅厨房空气评价指标 | 第21页 |
2.2 住宅厨房油烟等污染物的构成及扩散方式 | 第21-25页 |
2.2.1 民用燃烧燃料的组成成分 | 第21-23页 |
2.2.2 烹调产生的油烟等污染物的成分分析 | 第23页 |
2.2.3 油烟等污染物的扩散原理 | 第23-25页 |
2.3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的现状 | 第25-28页 |
2.3.1 住宅厨房排风方式 | 第25-26页 |
2.3.2 排风系统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3.3 排风量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被动补风条件下厨房的数值模拟 | 第29-49页 |
3.1 CFD模拟软件的介绍 | 第29-31页 |
3.1.1 CFD软件的特点 | 第29-30页 |
3.1.2 AIRPAK软件应用的领域 | 第30-31页 |
3.2 湍流模型的分析 | 第31-35页 |
3.2.1 常见湍流模型的分类 | 第31-32页 |
3.2.2 流场常用的数值模拟算法 | 第32-33页 |
3.2.3 存在于流体中的能量守恒方程 | 第33-35页 |
3.3 厨房模型的构建 | 第35-40页 |
3.3.1 厨房空间结构的选取 | 第36-37页 |
3.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8-39页 |
3.3.4 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4 被动补风工况下的模拟分析 | 第40-47页 |
3.4.1 现有标准下污染物浓度的分析 | 第40-42页 |
3.4.2 排风量加大后污染物浓度的分析 | 第42-44页 |
3.4.3 排风罩功率的计算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定风量下条缝补风的模拟分析 | 第49-71页 |
4.1 改变条缝宽度的模拟分析 | 第49-58页 |
4.1.1 条缝宽度1.0cm的数值模拟 | 第49-52页 |
4.1.2 条缝宽度1.5cm的数值模拟 | 第52-53页 |
4.1.3 条缝宽度2.0cm的数值模拟 | 第53-55页 |
4.1.4 条缝宽度2.5cm的数值模拟 | 第55-57页 |
4.1.5 条缝宽度3.0cm的数值模拟 | 第57-58页 |
4.2 改变条缝补风速度的模拟分析 | 第58-66页 |
4.2.1 条缝补风速度1.0m/s的数值模拟 | 第58-60页 |
4.2.2 条缝补风速度1.5m/s的数值模拟 | 第60-62页 |
4.2.3 条缝补风速度2.0m/s的数值模拟 | 第62-63页 |
4.2.4 条缝补风速度2.5m/s的数值模拟 | 第63-65页 |
4.2.5 条缝补风速度3.0m/s的数值模拟 | 第65-66页 |
4.3 定风量下影响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变风量下条缝补风的模拟分析 | 第71-79页 |
5.1 低档位排风量下条缝补风的模拟分析 | 第71-72页 |
5.2 中档位排风量下条缝补风的模拟分析 | 第72-74页 |
5.3 高档位排风量下条缝补风的模拟分析 | 第74-75页 |
5.4 条缝补风最佳工况下排风罩的功率和节能率的计算 | 第75-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