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芯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单边螺栓连接节点第12-15页
        1.2.2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芯螺栓连接节点第15-17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及不足之处第17-18页
    1.3 节点分类第18-19页
        1.3.1 欧洲规范分类方法第18页
        1.3.2 美国规范分类方法第18-19页
        1.3.3 其他分类方法第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CFST柱-钢梁穿芯螺栓连接节点初始转动刚度计算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组件分析模型第21-23页
    2.3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第23-31页
        2.3.1 确定组件的构成第23页
        2.3.2 端板或T形件受弯的初始刚度第23-27页
        2.3.3 螺栓抗拉刚度第27-28页
        2.3.4 节点域的抗剪刚度第28-29页
        2.3.5 钢管柱翼缘受弯初始刚度第29-30页
        2.3.6 各组件初始刚度整合成节点初始刚度第30-31页
    2.4 算例第31-33页
        2.4.1 试验试件概况第31页
        2.4.2 主要计算过程第31-33页
    2.5 试验和有限元结果验证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CFST柱-钢梁穿芯螺栓连接节点弯矩-转角关系计算第35-50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弯矩-转角关系曲线数学模型的提出第35-36页
    3.3 模型参数的计算第36-43页
        3.3.1 节点初始刚度的计算第36页
        3.3.2 连接极限弯矩的计算第36-43页
    3.4 算例第43-44页
        3.4.1 试验试件概况第43页
        3.4.2 主要计算过程第43-44页
    3.5 试验验证第44-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节点工作机理分析及参数分析第50-75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0-54页
        4.2.1 结构非线性第50-51页
        4.2.2 材料本构模型选择第51-54页
        4.2.3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第54页
        4.2.4 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第54页
    4.3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4-60页
    4.4 穿芯螺栓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分析第60-66页
    4.5 穿芯螺栓连接节点参数分析第66-73页
        4.5.1 各部件强度第66-67页
        4.5.2 轴压比第67-68页
        4.5.3 外侧螺栓与钢梁翼缘间距第68页
        4.5.4 螺栓边距第68-69页
        4.5.5 螺栓直径第69-70页
        4.5.6 螺栓预拉力第70页
        4.5.7 截面含钢率第70-71页
        4.5.8 端板形式第71-72页
        4.5.9 端板厚度第72页
        4.5.10 端板宽度第72-73页
        4.5.11 柱长细比及梁跨度第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CFST柱-钢梁穿芯螺栓刚性连接节点设计方法第75-95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构造要求第75-79页
        5.2.1 钢管第75-76页
        5.2.2 混凝土第76页
        5.2.3 钢梁第76页
        5.2.4 穿芯高强螺栓第76-77页
        5.2.5 端板及加劲肋第77-79页
        5.2.6 T型钢第79页
        5.2.7 焊缝第79页
    5.3 承载力要求第79-83页
        5.3.1 钢管混凝土柱第79-80页
        5.3.2 钢梁第80页
        5.3.3 端板第80-81页
        5.3.4 T型钢第81页
        5.3.5 穿芯高强螺栓第81-82页
        5.3.6 节点域第82-83页
    5.4 抗震设计第83-85页
        5.4.1 钢管混凝土柱第83页
        5.4.2 钢梁第83-84页
        5.4.3 延性设计第84-85页
        5.4.4 抗震构造设计第85页
    5.5 刚性连接设计第85-87页
        5.5.1 节点各组件刚度分析第85-86页
        5.5.2 刚性连接设计思路第86-87页
    5.6 节点设计流程第87-89页
    5.7 算例第89-92页
    5.8 有限元验证第92-94页
    5.9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结论及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租车乘客和微博签到用户群体的活动行为时空分析
下一篇: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山区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