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9-11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项目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2.1 幼儿建筑空间的组成及特性 | 第12-13页 |
2.1.1 幼儿建筑空间的组成 | 第12页 |
2.1.2 幼儿室内空间特性 | 第12-13页 |
2.2 蒙氏理念的概念 | 第13页 |
2.3 从蒙氏理念的角度对幼儿建筑空间环境进行分析 | 第13-15页 |
2.3.1 消除陌生感 | 第13页 |
2.3.2 感官教育 | 第13-14页 |
2.3.3 敏感期教育 | 第14页 |
2.3.4 打破空间、混龄教学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春光幼儿园项目分析 | 第15-17页 |
3.1 项目地域背景分析 | 第15页 |
3.1.1 地域性文化性分析 | 第15页 |
3.2 春光幼儿园概况分析 | 第15-17页 |
3.2.1 区位分析 | 第15-16页 |
3.2.2 交通分析 | 第16页 |
3.2.3 园区内部概况分析 | 第16-17页 |
第四章 基于蒙氏理念下的春光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第17-20页 |
4.1 主体性设计 | 第17页 |
4.2 光色感官性设计 | 第17-18页 |
4.3 趣味性设计 | 第18页 |
4.4 开放性设计 | 第18-19页 |
4.5 环保性、安全性设计 | 第19页 |
4.6 挑战性设计 | 第19-20页 |
第五章 春光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 第20-29页 |
5.1 空间的“趣味性” | 第20-21页 |
5.1.1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 第20-21页 |
5.2 空间的“归宿性” | 第21-25页 |
5.2.1 功能组成的约束性和模糊性 | 第21-23页 |
5.2.2 体验空间的多样性 | 第23-24页 |
5.2.3 活动空间的暗示性 | 第24-25页 |
5.2.4 交通流线 | 第25页 |
5.3 色彩、照明、材质的设计选择 | 第25-28页 |
5.3.1 色彩 | 第25-26页 |
5.3.2 照明 | 第26-27页 |
5.3.3 材质 | 第27-28页 |
5.4 消防与疏散 | 第28-2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附录 | 第3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