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木薯概述 | 第11-12页 |
1.2 多倍体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1 多倍体植物在几种主要逆境胁迫下的表现 | 第13-15页 |
1.2.2 多倍体植物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变化来增强抗逆性 | 第15-17页 |
1.2.3 多倍体植物通过基因表达变化来增强抗逆性 | 第17-18页 |
1.2.4 多倍体植物抗性也可能降低 | 第18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华南8号木薯二倍体和四倍体形态学差异 | 第19-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1-24页 |
2.2.1 倍性鉴定结果 | 第21页 |
2.2.2 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的形态学差异 | 第21-23页 |
2.2.3 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气孔观察 | 第23-24页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生理生化特征差异 | 第26-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0-45页 |
3.2.1 低温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含水量差异 | 第32-34页 |
3.2.3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差异 | 第34-35页 |
3.2.4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MDA含量差异 | 第35-36页 |
3.2.5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过氧化氢含量差异 | 第36-37页 |
3.2.6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差异 | 第37-41页 |
3.2.7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 | 第41-42页 |
3.2.8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 | 第42-43页 |
3.2.9 低温胁迫下不同倍性木薯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 | 第43-45页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5-48页 |
3.3.1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含水量差异 | 第45页 |
3.3.2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氧化损伤差异 | 第45-46页 |
3.3.3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抗氧化酶系统差异 | 第46-47页 |
3.3.4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渗透调节系统差异 | 第47-48页 |
第4章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和四倍体木薯基因表达差异 | 第48-7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4.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48页 |
4.1.2 实验测序流程 | 第48-49页 |
4.1.3 信息分析流程 | 第49-50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71页 |
4.2.1 测序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4.2.2 基因表达和条件特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54-55页 |
4.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55-56页 |
4.2.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 | 第56-64页 |
4.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分析 | 第64-7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