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22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1.2.2 卫星遥感概述 | 第18-20页 |
1.2.3 遥感技术在火山灰云监测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26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火山灰云识别物理基础 | 第28-40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卫星遥感物理基础 | 第29-33页 |
2.2.1 电磁波与电磁辐射 | 第29-30页 |
2.2.2 物体辐射特征 | 第30-31页 |
2.2.3 大气窗口 | 第31-32页 |
2.2.4 微波散射特征 | 第32页 |
2.2.5 卫星轨道 | 第32-33页 |
2.3 火山灰云物理光谱特征 | 第33-35页 |
2.3.1 火山灰碎屑颗粒物光谱特征 | 第33-35页 |
2.3.2 火山灰气体的光谱特征 | 第35页 |
2.4 传统的火山灰云识别方法 | 第35-39页 |
2.4.1 热红外差值法 | 第35-36页 |
2.4.2 假彩色合成法 | 第36-37页 |
2.4.3 紫外吸收法 | 第37页 |
2.4.4 可见光吸收法 | 第37-38页 |
2.4.5 改进型方法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火山灰云前期形成阶段的识别方法及应用 | 第40-61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相关工作 | 第41-42页 |
3.3 PCA-ICA加权与SVM相结合的方法 | 第42-52页 |
3.3.1 PCA、ICA、SVM方法 | 第42-45页 |
3.3.2 PCA-ICA加权 | 第45-49页 |
3.3.3 PCA-ICA加权与SVM相结合方法 | 第49-52页 |
3.4 卫星遥感图像识别实验 | 第52-60页 |
3.4.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 | 第52-54页 |
3.4.2 桑厄昂火山灰云识别 | 第54-57页 |
3.4.3 精度评价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火山灰云后期扩散阶段的识别方法及应用 | 第61-77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62-63页 |
4.3 综合PCA与带邻域约束FCM方法 | 第63-68页 |
4.3.1 聚类 | 第63-64页 |
4.3.2 FCM方法 | 第64-65页 |
4.3.3 综合PCA与带邻域约束FCM方法 | 第65-67页 |
4.3.4 实验 | 第67-68页 |
4.4 卫星遥感图像识别实验 | 第68-76页 |
4.4.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 | 第69-70页 |
4.4.2 普耶韦火山灰云识别 | 第70-73页 |
4.4.3 精度评价和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火山灰云垂直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应用 | 第77-92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相关工作 | 第78-79页 |
5.3 星载CALIOP激光雷达探测 | 第79-83页 |
5.3.1 概述 | 第79-81页 |
5.3.2 探测系统 | 第81-82页 |
5.3.3 探测结果 | 第82-83页 |
5.4 星载CALIOP激光雷达数据结构与处理过程 | 第83-84页 |
5.5 火山灰云识别实验 | 第84-91页 |
5.5.1 概述 | 第84-85页 |
5.5.2 探测结果和分析 | 第85-91页 |
5.5.3 讨论 | 第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艾雅法拉火山灰云典型案例应用 | 第92-113页 |
6.1 引言 | 第92-93页 |
6.2 相关工作 | 第93-94页 |
6.3 典型艾雅法拉火山灰云水平分布识别 | 第94-104页 |
6.3.1 研究区概况 | 第94-95页 |
6.3.2 前期形成阶段 | 第95-98页 |
6.3.3 后期扩散阶段 | 第98-101页 |
6.3.4 精度评价和结果分析 | 第101-104页 |
6.4 典型艾雅法拉火山灰云垂直结构探测 | 第104-107页 |
6.5 FY-3A卫星在典型火山灰云识别中的探讨 | 第107-112页 |
6.5.1 FY-3A卫星概况 | 第107-108页 |
6.5.2 典型艾雅法拉火山灰云识别 | 第108-109页 |
6.5.3 结论和讨论 | 第109-11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8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13-115页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4-13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登记的软件著作权 | 第136-13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37-138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