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醴陵市白兔潭镇村庄整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意义第11-12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实地调查第15页
     ·空间分析法第15页
     ·综合评价法第15-16页
   ·研究技术路线(参见技术路线图1.1)第16-17页
第二章 村庄整理的理论基础第17-23页
 1 基本概念第17-18页
   ·土地整理的内涵第17页
   ·村庄整理的内涵第17-18页
 2 村庄整理的原则第18-19页
   ·因地制宜第18页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第18页
   ·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第18页
   ·尊重民意、鼓励农民参与的原则第18-19页
   ·保护特色的原则第19页
 3 村庄整理的理论依据第19-23页
   ·农村聚落地理理论第19页
   ·村庄布局第19-20页
   ·土地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21-22页
   ·地域分异理论第2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村庄现状及整理潜力分析第23-32页
 1 自然地理特征第23页
 2 社会经济概况第23-24页
 3 村庄用地现状分析第24-26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4-25页
   ·村庄布局现状第25-26页
 4 白兔潭镇村庄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9页
   ·土地利用率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大第26-27页
   ·村庄多位于耕地之间,过于分散,规模小第27-28页
   ·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处于自发建设状态第28页
   ·村庄建设面貌差,居民点无功能分区第28-29页
 5 村庄用地整理潜力分析第29-32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的内涵第29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30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计算方法第30-31页
   ·白兔潭镇村庄整理潜力计算第31-32页
第四章 白兔潭镇村庄整理模式研究第32-42页
 1 白兔潭镇村庄布局影响因素分析第32-33页
   ·服务半径第32页
   ·交通运输情况第32页
   ·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第32页
   ·安全卫生条件第32-33页
 2 白兔潭镇村庄整理模式选择第33-39页
   ·村庄整理模式的选择第33-35页
   ·村庄整体模式在白兔潭镇的具体应用第35-37页
   ·典型案例分析-以泉园村为例第37-39页
 3 案例村村庄整理预期效益评价第39-42页
   ·经济效益评价第39-41页
   ·生态效益评价第41页
   ·社会效益评价第41-42页
第五章 白兔潭镇村庄整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第42-47页
 1 整理问题分析第42-43页
   ·资金匮乏第42页
   ·村庄整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第42页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制约第42-43页
   ·村庄整理相应配套政策尚未建立第43页
 2 整理对策研究第43-47页
   ·多渠道筹措资金第43-45页
   ·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农户参与第45页
   ·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确保村庄整理的顺利实施第45-46页
   ·制定村庄整理的相关配套政策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1 结论第47页
 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附表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步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下一篇:农用地闲置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