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的态势和背景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土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3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研究对象与期限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的基本原则、概念 | 第22-25页 |
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 第22页 |
·统一空间发展战略,体现城乡统筹原则 | 第22页 |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讲究综合效益 | 第22-23页 |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原则 | 第23页 |
·关注农村发展,体现公平原则 | 第23页 |
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的基本概念 | 第23-25页 |
·城乡建设用地 | 第23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布局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城步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1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结构 | 第25页 |
2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 城乡建设用地历年动态变化分析 | 第26-27页 |
·县城区用地 | 第26页 |
·其它建制镇用地 | 第26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 | 第26-27页 |
·独立工矿用地 | 第27页 |
4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结构与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7-29页 |
·建制镇用地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27页 |
·城镇功能单一,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 第27页 |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有序性差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城步县城乡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29-32页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页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0页 |
3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0页 |
4 相关性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城步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32-40页 |
1 人口预测 | 第32-33页 |
·计划生育部门的预测结果 | 第32页 |
·灰色模型预测法 | 第32-33页 |
2 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33-35页 |
·综合增长率法 | 第34页 |
·剩余劳动力转化模型预测法 | 第34-35页 |
3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35-40页 |
·建制镇用地预测 | 第35-37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 第37-38页 |
·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 第38-40页 |
第六章 城步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 | 第40-45页 |
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 第40-42页 |
·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第40页 |
·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 第40-42页 |
2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 第42-45页 |
·布局优化调整的指导思想 | 第42页 |
·布局优化调整的基本思路 | 第42页 |
·城镇体系优化布局调整 | 第42-43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 第43-45页 |
第七章 城步县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主要措施 | 第45-48页 |
1 科学编制土地规划,强调土地规划的龙头作用 | 第45页 |
2 集约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45-47页 |
·积极推进产业聚集、实施集约用地 | 第45-46页 |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46-47页 |
3 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挂钩" | 第47-4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