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

雨天高速公路绿色排水与交通安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文献综述第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19-31页
    2.1 数据采集与实验设计第19-23页
        2.1.1 实验目的第19页
        2.1.2 实验地点与采样点第19-20页
        2.1.3 实验仪器第20-23页
        2.1.4 检测指标与试验方法第23页
    2.2 数据初步处理第23-29页
        2.2.1 径流污染数据第23-24页
        2.2.2 径流污染数据分析第24-27页
        2.2.3 雨天事故数据统计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高速公路雨天安全特性分析第31-49页
    3.1 雨天事故分析第31-34页
        3.1.1 不同降雨类型事故分析第31-32页
        3.1.2 事故的时空特性分析第32-33页
        3.1.3 事故类型分析第33页
        3.1.4 事故车型比例分布第33-34页
    3.2 雨天事故成因分析第34-39页
        3.2.1 高速公路排水状况第34-36页
        3.2.2 行车稳定性分析第36-37页
        3.2.3 其他因素分析第37-39页
    3.3 “移动水坝”机理分析第39-42页
        3.3.1 “移动水坝”概念提出第39页
        3.3.2 形成原因分析第39-40页
        3.3.3 形成机理分析第40-42页
    3.4 “移动水坝”下安全特性分析第42-48页
        3.4.1 水膜厚度分析第42-44页
        3.4.2 轮胎受力分析第44-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高速公路排水横断面优化设计第49-71页
    4.1 现行路面排水形态分析第49-54页
        4.1.1 排水仿真模型建立第49-51页
        4.1.2 计算条件设定第51页
        4.1.3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4页
    4.2 高速公路横断面方案初步确定第54-56页
        4.2.1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第54-55页
        4.2.2 临界车头间距确定第55-56页
    4.3 横断面方案优选第56-59页
        4.3.1 方案仿真分析第56-57页
        4.3.2 排水量分析第57页
        4.3.3 安全性分析第57-58页
        4.3.4 施工工艺分析第58-59页
        4.3.5 方案优选第59页
    4.4 安全性验证第59-70页
        4.4.1 安全仿真模型建立第59-63页
        4.4.2 仿真结果分析第63-69页
        4.4.3 安全限速建议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高速公路排水污染分析第71-92页
    5.1 雨水径流污染特性分析第71-76页
        5.1.1 径流污染特征第71-72页
        5.1.2 污染指标时变关系第72-74页
        5.1.3 指标相关性分析第74-76页
    5.2 污染指标机理分析第76-78页
        5.2.1 非重金属污染指标机理分析第76-77页
        5.2.2 重金属污染机理分析第77-78页
    5.3 径流污染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第78-87页
        5.3.1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第78-79页
        5.3.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79-82页
        5.3.3 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第82-87页
    5.4 雨天污染预测模型研究第87-91页
        5.4.1 最大降雨强度第87页
        5.4.2 晴天累积天数第87-88页
        5.4.3 交通量第88页
        5.4.4 交通密度第88-89页
        5.4.5 污染预测模型的建立第89-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高速公路雨水排放及处置技术第92-112页
    6.1 路面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第92-98页
        6.1.1 一般路堤排水设计第92-93页
        6.1.2 超高段排水设计第93页
        6.1.3 挡土墙路段排水设计第93-94页
        6.1.4 提升排水导沟路段设计第94-95页
        6.1.5 挖方路段排水设计第95-96页
        6.1.6 管道收集排水设计第96-97页
        6.1.7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第97-98页
    6.2 高速公路敏感等级划分及处置方案第98-101页
        6.2.1 高速公路敏感性等级确定第98-99页
        6.2.2 不同敏感等级排水处置方案第99-101页
    6.3 水处理工艺设计第101-104页
        6.3.1 常见高速公路径流处理工艺分析第101页
        6.3.2 不同高速公路敏感等级工艺设计第101-104页
    6.4 排水应急预案与综合处置技术第104-110页
        6.4.1 危化品运输事故特征第104页
        6.4.2 排水应急预案建立第104-106页
        6.4.3 综合处置技术第106-110页
    6.5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七章 论文结论及前景展望第112-114页
    7.1 论文结论第112页
    7.2 创新点第112-113页
    7.3 前景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8页
附录A第118-122页
附录B第122-12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桥梁桩基础承载性能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下一篇:CFRP布加固和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对桥梁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