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流态化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2.1 流型的划分 | 第13页 |
1.2.2 流化床内瞬态信号时间序列的分析 | 第13-14页 |
1.3 组合约束型提升管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在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在DCC-Ⅰ型催化裂解工艺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3 在“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4 在“四氯化钛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5 组合约束型提升管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流化床内压力脉动信号的研究 | 第17-20页 |
1.4.1 低气速流态化压力脉动信号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2 高气速流态化压力脉动信号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介质与操作条件 | 第23页 |
2.3 测试方法及提升管测点布置 | 第23-25页 |
2.4 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2.4.1 气体表观气速的测量 | 第25页 |
2.4.2 颗粒循环强度的测量 | 第25页 |
2.4.3 床层料位控制 | 第25-26页 |
2.4.4 压力脉动信号采集 | 第26页 |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2.5.1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 第26-27页 |
2.5.2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5.3 功率谱密度分析 | 第27页 |
2.5.4 小波分析能量分析 | 第27-29页 |
2.5.5 相干性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组合约束型提升管的压力脉动特性 | 第30-54页 |
3.1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30-38页 |
3.1.1 压力脉动的标准偏差分析 | 第30-31页 |
3.1.2 功率谱密度分析 | 第31-33页 |
3.1.3 压力脉动的小波能量分析 | 第33-35页 |
3.1.4 小波多尺度分析 | 第35-38页 |
3.2 颗粒循环强度的影响 | 第38-45页 |
3.2.1 不同循环强度下提升管内的压力脉动标准偏差 | 第38-39页 |
3.2.2 单气相操作时压力脉动的小波多尺度能量 | 第39-40页 |
3.2.3 气固两相操作时压力脉动的小波多尺度能量 | 第40-43页 |
3.2.4 不同操作模式下压力脉动的主导机制分析 | 第43-45页 |
3.2.4.1 零床层操作模式下的D5频段与有床层操作模式下的D2频段 | 第43-44页 |
3.2.4.2 不同操作模式下的A7频段 | 第44-45页 |
3.3 上部流化床层高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1 不同床层高度下提升管内压力脉动标准偏差 | 第45-47页 |
3.3.2 不同床层高度下的小波能量分析 | 第47-48页 |
3.4 气固分布器开孔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3.4.1 气固两相时不同开孔率下提升管内压力脉动标准偏差的分析 | 第48-49页 |
3.4.2 不同分布器开孔率下的小波能量分析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压力脉动和差压脉动信号的比较 | 第54-62页 |
4.1 压力脉动和差压脉动压力时间序列分布规律 | 第54-55页 |
4.2 压力脉动和差压脉动的标准偏差 | 第55-56页 |
4.3 压力脉动和差压脉动的功率谱密度 | 第56-60页 |
4.4 压力与差压信号的小波能量分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