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内壁电磁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 第12-16页 |
1.2.1 涡流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1.2.2 射线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1.2.3 热像显示技术 | 第14页 |
1.2.4 超声波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1.2.5 磁粉检测技术 | 第15页 |
1.2.6 漏磁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1.3 管道漏磁检测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6-20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8-20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管道漏磁内壁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 第22-33页 |
2.1 管道的缺陷类型种类 | 第22-23页 |
2.2 电磁学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3 缺陷漏磁检测形成机理 | 第24-27页 |
2.4 管道缺陷漏磁内检测器 | 第27-29页 |
2.4.1 内检测器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2.4.2 内检测器组成结构 | 第28-29页 |
2.5 管道缺陷漏磁场理论计算研究 | 第29-32页 |
2.5.1 磁偶极子模型 | 第29-31页 |
2.5.2 漏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管道缺陷漏磁场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3-45页 |
3.1 ANSYS软件仿真原理 | 第33-34页 |
3.2 ANSYS软件仿真分析 | 第34-44页 |
3.2.1 ANSYS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4-35页 |
3.2.2 ANSYS功能模块 | 第35-36页 |
3.2.3 ANSYS二维漏磁场仿真过程 | 第36-42页 |
3.2.4 ANSYS三维漏磁场仿真分析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ANSYS漏磁检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54页 |
4.1 缺陷漏磁信号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4.2 缺陷长度改变对漏磁场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缺陷宽度改变对漏磁场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 缺陷位置对漏磁场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