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关键词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Key words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1 博落回概况 | 第14-15页 |
·博落回生物学特性和资源 | 第14页 |
·博落回主要成分的研究 | 第14-15页 |
2 博落回生物碱的药理活性研究 | 第15-18页 |
·抗菌作用 | 第15-16页 |
·杀虫作用 | 第16-17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改善肝功能与增强免疫力 | 第17页 |
·毒性作用 | 第17-18页 |
3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技术 | 第18-19页 |
·超声提取技术 | 第18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18-19页 |
·微波萃取技术 | 第19页 |
·酶法 | 第19页 |
·半仿生提取法 | 第19页 |
4 博落回生物碱提取及分离工艺的研究 | 第19-20页 |
5 博落回的应用 | 第20-21页 |
·临床应用 | 第20-21页 |
·兽药 | 第21页 |
·生物农药 | 第21页 |
6 博落回的安全性 | 第21-22页 |
7 前景与展望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第24-47页 |
试验一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体组成和肉品质影响 | 第24-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24-25页 |
·试验日粮 | 第25页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25-26页 |
·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生产性能 | 第27-28页 |
·血液生化指标 | 第28-30页 |
·器官指数与屠体性状 | 第30-31页 |
·肉品质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6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3-35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血液尿素氮的影响 | 第34-35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器官指数和屠体性状的影响 | 第35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肉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试验二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肠道结构及肠道菌群情况的影响 | 第3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试验日粮 | 第37-38页 |
·饲养管理 | 第38页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38页 |
·检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数据统计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空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 | 第39页 |
·肠道微观形态结构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第40-41页 |
·博落回生物碱对黄鸡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试验三 博落回生物碱有效成分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43-47页 |
1 植物提取物抗菌抗病毒实验的方法 | 第43页 |
·药物敏感实验 | 第43页 |
·植物提取物抗菌抗病毒实验的方法 | 第43页 |
2 博落回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43-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页 |
·抑菌效力 | 第46页 |
·最低抑菌浓度 | 第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47-48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2 论文创新点 | 第47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