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s | 第7-8页 |
1.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1.1 女性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2 城市公共景观概念及理论 | 第15-16页 |
1.2.1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定义 | 第15页 |
1.2.2 公共园林景观分类 | 第15-16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公共景观人性化设计理念与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2 景观心理生理行为研究以及女性心理生理及审美方式研究 | 第17-18页 |
1.3.3 从公共景观到女性主义下的公共景观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5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0-21页 |
2.绪论 | 第21-27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1页 |
2.1.1 景观中性化与趋同化现象严重 | 第21页 |
2.1.2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第21页 |
2.1.3 女性视角的诞生 | 第21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2.2.2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2.2.3 实际意义 | 第22页 |
2.3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22-23页 |
2.3.1 研究创新点 | 第22页 |
2.3.2 研究难点 | 第22-23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3.女性视角在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形式美法则中的表达 | 第27-32页 |
3.1 公共园林景观形式美法则中形态在女性视角中的表达 | 第27-29页 |
3.2 公共园林景观艺术中色彩在女性视角中的表达 | 第29-30页 |
3.3 公共园林景观艺术中文化在女性视角中的表达 | 第30-31页 |
3.4 景观公共艺术中材质机理在女性视角中的表达 | 第31-32页 |
4.城市女性居民对于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要素设计的评价调查 | 第32-48页 |
4.0 调查目的 | 第32页 |
4.1 调研概况 | 第32-33页 |
4.2 调研对象 | 第33页 |
4.3 调研方法体系 | 第33-35页 |
4.4 问卷调查 | 第35-36页 |
4.4.1 问卷设计思路 | 第36页 |
4.5 问卷可靠性分析 | 第36-37页 |
4.5.1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6-37页 |
4.5.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7页 |
4.6 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 第37-41页 |
4.6.1 城市女性居民来源和年龄分析 | 第37-38页 |
4.6.2 城市女性居民职业分析 | 第38页 |
4.6.3 城市女性居民学历分析 | 第38-39页 |
4.6.4 城市女性居民出行同伴分析 | 第39页 |
4.6.5 女性居民参与互动城市公共园林景观的频率 | 第39-40页 |
4.6.6 女性居民参与公共园林景观的目的调查 | 第40页 |
4.6.7 城市女性居民参与公共园林景观心情感受分析 | 第40-41页 |
4.7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要素评价分析 | 第41-46页 |
4.7.1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要素重要性分析 | 第41-42页 |
4.7.2 女性对于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区景观要素实际满意度分析 | 第42-44页 |
4.7.3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区景观要素IPA值分析 | 第44-4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女性视角下的研究分析 | 第48-63页 |
5.1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设计要素的女性视角研究优化策略 | 第48-62页 |
5.1.1 女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园林硬质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 | 第48-53页 |
5.1.2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软质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 | 第53-57页 |
5.1.3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安全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 第57-61页 |
5.1.4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共园林景观交往空间设计 | 第61-62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6.2 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件1 | 第69-70页 |
附件2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