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9-35页 |
2.1 S-O-R理论 | 第19-22页 |
2.1.1 S-O-R理论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S-O-R理论的应用 | 第19-21页 |
2.1.3 S-O-R理论与服务补救 | 第21-22页 |
2.2 服务补救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2.1 服务补救的定义 | 第22-23页 |
2.2.2 服务补救的维度 | 第23-24页 |
2.2.3 服务补救与消费者行为 | 第24-25页 |
2.3 消费者宽恕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2.3.1 宽恕的定义 | 第25-26页 |
2.3.2 消费者宽恕的定义 | 第26-27页 |
2.3.3 消费者宽恕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2.4 消费者行为意向研究综述 | 第29-31页 |
2.4.1 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定义 | 第29页 |
2.4.2 消费者行为意向的维度 | 第29-31页 |
2.5 自我建构研究综述 | 第31-35页 |
2.5.1 自我建构的定义 | 第31页 |
2.5.2 自我建构的类型 | 第31-33页 |
2.5.3 自我建构与消费者行为 | 第33-35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5-51页 |
3.1 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6-39页 |
3.2.1 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 | 第36页 |
3.2.2 服务补救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消费者宽恕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4 消费者宽恕的中介作用 | 第38页 |
3.2.5 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 | 第38-39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39-41页 |
3.3.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39-40页 |
3.3.2 计量指标及来源 | 第40-41页 |
3.4 数据收集 | 第41-42页 |
3.4.1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3.4.2 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3.5.1 信度分析 | 第42页 |
3.5.2 效度分析 | 第42页 |
3.5.3 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3.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3.6 预测试 | 第44-51页 |
3.6.1 预测试量表信度检验 | 第44-47页 |
3.6.2 预测试量表效度检验 | 第47-51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51-70页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51页 |
4.2 人口统计样本分析 | 第51-52页 |
4.3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52-56页 |
4.3.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52-53页 |
4.3.2 正式问卷量表的效度检验 | 第53-56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7-70页 |
4.5.1 模型设定 | 第57-58页 |
4.5.2 模型评价 | 第58-59页 |
4.5.3 模型假设检验 | 第59-65页 |
4.5.4 假设检验汇总 | 第65-67页 |
4.5.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