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湖沥青灰分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第10-14页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第10-11页
        1.2.2 国内的研究及应用状况第11-14页
    1.3 工程概况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TLA技术特性第18-24页
    2.1 TLA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第18-20页
        2.1.1 TLA的组成成分第18-19页
        2.1.2 TLA的结构形式第19-20页
    2.2 TLA的质量技术指标第20-21页
    2.3 灰分的提取第21-24页
第三章 灰分对基质沥青改性效果第24-37页
    3.1 原材料性能指标第24-25页
        3.1.1 灰分性能第24页
        3.1.2 基质沥青性能第24-25页
    3.2 灰分对基质沥青的改性第25-35页
        3.2.1 改性沥青的制备第25页
        3.2.2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第25-26页
        3.2.3 试验测试及结果分析第26-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灰分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影响研究第37-54页
    4.1 高温动态剪切试验第37-39页
        4.1.1 动态剪切试验原理第37-38页
        4.1.2 试验样本的制备第38-39页
    4.2 试验结果分析第39-43页
        4.2.1 抗车辙因子与粉胶比之间的关系第39-41页
        4.2.2 抗车辙因子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1-43页
    4.3 低温弯曲梁蠕变试验第43-46页
        4.3.1 弯曲梁流变仪试验原理第43-45页
        4.3.2 试验样本的制备第45-46页
    4.4 试验结果分析第46-53页
        4.4.1 BBR指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6-49页
        4.4.2 BBR指标与粉胶比之间的关系第49-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灰分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第54-68页
    5.1 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54-60页
        5.1.1 矿料配合比设计第54-60页
        5.1.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第60页
    5.2 灰分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第60-67页
        5.2.1 试验研究方案第60-61页
        5.2.2 试验结果分析第61-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灰分沉降的施工控制第68-73页
    6.1 灰分沉降的机理分析第68-70页
    6.2 灰分的施工控制指标第70-71页
        6.2.1 施工所用灰分的控制范围第70页
        6.2.2 最长允许沉降时间第70-71页
        6.2.3 减少沉降的施工建议第71页
    6.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7.1 结论第73页
    7.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玄武岩纤维SMA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研究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供水项目后评价研究--以重庆A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