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可持续性建设项目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可持续性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可持续性项目后评价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城市供水行业 | 第19页 |
2.2 城市供水需求 | 第19-20页 |
2.2.1 安全性需求 | 第19-20页 |
2.2.2 保障性需求 | 第20页 |
2.2.3 发展性需求 | 第20页 |
2.3 城市供水项目构成要素 | 第20-22页 |
2.3.1 水厂项目 | 第20-21页 |
2.3.2 管网项目 | 第21页 |
2.3.3 管理服务项目 | 第21页 |
2.3.4 其他项目 | 第21-22页 |
2.4 城市供水项目的特殊性 | 第22页 |
2.5 项目后评价 | 第22-24页 |
2.6 项目后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6.1 定性评价方法 | 第24页 |
2.6.2 定量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6.3 综合集成评价方法 | 第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城市供水项目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3.1 城市供水发展现状 | 第26页 |
3.2 城市供水项目管理 | 第26-28页 |
3.2.1 城市供水项目管理机制欠缺 | 第26-27页 |
3.2.2 城市供水项目管理需求 | 第27-28页 |
3.3 城市供水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3.3.1 供水量不足 | 第28页 |
3.3.2 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 第28-29页 |
3.3.3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 第29页 |
3.3.4 建设资金短缺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1-41页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1-32页 |
4.2 指标筛选方法 | 第32-33页 |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 | 第32页 |
4.2.2 基于回归方程筛选指标 | 第32页 |
4.2.3 基于代表性筛选指标 | 第32-33页 |
4.2.4 基于专家意见的指标筛选方法 | 第33页 |
4.3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40页 |
4.3.1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识别思路 | 第33页 |
4.3.2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识别问卷设计 | 第33-35页 |
4.3.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35-36页 |
4.3.4 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4.3.5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模型构建 | 第41-47页 |
5.1 层次分析法 | 第41-45页 |
5.1.1 建立AHP递进层次结构 | 第41-42页 |
5.1.2 构造AHP判断矩阵 | 第42-43页 |
5.1.3 AHP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准则 | 第43-44页 |
5.1.4 AHP层次单排序 | 第44-45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5-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以重庆A项目为例 | 第47-61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47-48页 |
6.1.1 项目自然环境简述 | 第47页 |
6.1.2 项目内容及规模 | 第47-48页 |
6.2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内容 | 第48-53页 |
6.2.1 社会效益可持续性 | 第48-49页 |
6.2.2 环境可持续性 | 第49-50页 |
6.2.3 项目可持续性 | 第50-52页 |
6.2.4 协调性评价 | 第52页 |
6.2.5 供水保障能力 | 第52-53页 |
6.3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指标权重确定 | 第53-55页 |
6.4 城市供水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 第55-57页 |
6.5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7-58页 |
6.6 评价结论及建议 | 第58-6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总结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