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论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业务中领投人的信义义务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5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5-31页
    第一节 目前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情况第15-19页
        一、实务中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情况第15-17页
        二、我国股权众筹领域的立法现状第17-19页
        三、股权众筹融资行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第19页
    第二节 股权众筹融资的主要运行模式介绍第19-24页
        一、投资者直接股东模式第19-21页
        二、基金间接股东模式第21-23页
        三、“领投+跟投模式”第23-24页
    第三节 股权众筹在我国的发展——“领投+跟投模式”的风靡第24-26页
        一、“领投+直接股东模式”第24-25页
        二、“领投+间接股东模式”第25页
        三、“众筹平台及其相关方领投模式”第25-26页
    第四节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中领投人的信用中介功能及其挑战第26-31页
        一、领投人的信用中介功能第26-27页
        二、领投人的信用中介功能面临欺诈问题的挑战第27-31页
第二章 用立法手段赋予领投人信义义务的法理基础第31-37页
    第一节 信义义务的渊源第31-32页
    第二节 领投人与公司董事、信托受托人地位的相似性第32-34页
    第三节 以立法形式规定领投人信义义务的法经济学分析第34-37页
        一、信义义务对领投人和跟投人合同的补充功能第34-35页
        二、信义义务提高领投人与跟投人缔约效率的功能第35-37页
第三章 领投人信义义务的功能第37-42页
    第一节 信义义务有助于解决股权众筹中领投人的信任困局第37-39页
        一、在立法上规定领投人的信义义务有助于在跟投人与领投人之间建立信任第37-38页
        二、在立法上规定领投人的信义义务有助于优化和监督融资项目的投后管理第38-39页
    第二节 信义义务有助于解决股权众筹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9-40页
    第三节 信义义务有助于降低融资过程中跟投人的代理成本第40-42页
第四章 领投人信义义务的内容第42-50页
    第一节 信义义务的横向比较——借鉴《信托法》和《公司法》的规定第42-45页
        一、信托法领域对信义义务的规定第42-43页
        二、信义义务在公司法上的表现第43-45页
    第二节 领投人信义义务的抽象性规定第45-46页
    第三节 领投人信义义务的具体性规定第46-50页
        一、注意义务第46-47页
        二、忠实义务第47-48页
        三、领投人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
下一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