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10-15页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背景第10页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四、写作方法第13页
    五、论文结构第13-14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15页
第一章 实践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第15-26页
    第一节 个人金融信息的内涵及保护范围第15-19页
        一、个人金融信息的内涵第15-18页
        二、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范围第18-19页
    第二节 我国当前个人金融信息面临的侵害类型分析第19-26页
        一、个人金融信息的不当收集第20-21页
        二、个人金融信息的不当保存和使用第21-22页
        三、个人金融信息的过度利用第22-24页
        四、个人金融信息的不当提供和共享第24-26页
第二章 我国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第一节 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一、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现有法律规范及问题第27-29页
        二、合理披露和共享信息权保护的现有法律规范及问题第29-30页
    第二节 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监管制度现状及不足第30-33页
        一、监管理念的现状与不足第30-31页
        二、监管体制的现状与不足第31-32页
        三、监管措施的现状与不足第32-33页
第三章 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制度的建议第33-40页
    第一节 强化金融业经营者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第33-36页
        一、获取个人金融信息的制度建议第33-35页
        二、保存、使用个人金融信息的制度建议第35页
        三、转让、共享个人金融信息的制度建议第35-36页
    第二节 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民事责任第36-40页
        一、个人金融信息损害赔偿额确定第36-38页
        二、损害赔偿实现的程序机制第38-40页
第四章 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监管制度的建议第40-47页
    第一节 转变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监管理念第40-42页
        一、识别身份和变化财产利益的功能监管理念第40页
        二、将无形变为有形的行为监管理念第40-41页
        三、结合机构、功能、行为的综合监管理念第41-42页
    第二节 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监管体制第42-44页
        一、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中的“双峰”监管第42-43页
        二、加强信息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制定一致性机制第43-44页
        三、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金融信息进行专门监管第44页
    第三节 丰富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监管措施第44-47页
        一、设定个人金融信息的专门数据保护官第44-45页
        二、要求金融机构文档化管理和公开年度活动报告第45页
        三、信息受到侵害后要求金融机构进行数据侵害报告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业务中领投人的信义义务
下一篇: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