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车上交通安全与防护设施论文

某款MPV车型驾驶员安全带固定点布置优化及强度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汽车安全带研究概述第11-12页
        1.2.1 汽车安全带的发展第11页
        1.2.2 汽车安全带性能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的布置与强度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安全带有效固定点的法规布置要求第12-15页
        1.3.2 汽车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第15-16页
        1.3.3 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分析第16-17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驾驶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分析第18-35页
    2.1 安全带佩戴舒适性要求第18页
    2.2 安全带有效固定点位置的法规校核第18-19页
    2.3 安全带佩戴舒适性的仿真第19-28页
        2.3.1 人体模型的创建第20-21页
        2.3.2 人体皮肤点的加载第21-22页
        2.3.3 环境模型的导入第22页
        2.3.4 人体与环境模型的约束第22-23页
        2.3.5 驾驶姿态不舒适性分析第23-26页
        2.3.6 安全带佩戴仿真第26-27页
        2.3.7 安全带佩戴舒适性评价第27-28页
    2.4 RAMSIS安全带佩戴仿真模型的精度探究第28-34页
        2.4.1 人体H点位置对安全带佩戴结果的影响第28-31页
        2.4.2 人体躯干角对安全带佩戴结果的影响第31页
        2.4.3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安全带仿真模型改进以及固定点布置优化第35-47页
    3.1 RAMSIS中安全带仿真模型的改进第35-41页
        3.1.1 人体关键尺寸对安全带佩戴结果的影响第35-38页
        3.1.2 人体尺寸库的更新第38-41页
    3.2 安全带固定点布置优化第41-46页
        3.2.1 安全带固定点位置对安全带佩戴舒适性的影响第41-45页
        3.2.2 安全带固定点布置的优化方案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分析第47-58页
    4.1 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要求第47页
    4.2 有限元强度分析第47-49页
        4.2.1 有限元软件简单介绍第47页
        4.2.2 有限元分析算法第47-49页
    4.3 安全带固定点强度的仿真分析第49-56页
        4.3.1 CAD模型的简化处理第49-50页
        4.3.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50-51页
        4.3.3 单元材料与属性的定义第51-52页
        4.3.4 建立连接与设置接触第52-53页
        4.3.5 安全带的创建第53页
        4.3.6 约束与加载第53-55页
        4.3.7 控制卡片参数设置第55页
        4.3.8 仿真结果分析第55-56页
    4.4 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校核试验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塑性玻纤增强聚丙烯模压成形性研究及仿真分析
下一篇: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