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度视角下融资融券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融资融券经济后果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2 股价同步性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2.1.1 融资融券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2.1.2 信息透明度 | 第25页 |
2.1.3 股价同步性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2.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6-27页 |
2.2.2 股价高估理论 | 第27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 第29-36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9-32页 |
3.1.1 融资融券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2 基于公司规模和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 第30页 |
3.1.3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的进一步分析 | 第30-31页 |
3.1.4 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的进一步分析 | 第31-32页 |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3 变量定义 | 第33-35页 |
3.4 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6-50页 |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7-43页 |
4.2.1 融资融券与股价同步性 | 第37-39页 |
4.2.2 基于公司规模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基于外部治理的进一步分析 | 第40-42页 |
4.2.4 基于内部治理的进一步分析 | 第42-43页 |
4.3 稳健性检验 | 第43-47页 |
4.3.1 倾向得分匹配法 | 第44-45页 |
4.3.2 Heckman检验 | 第45-46页 |
4.3.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4.4 潜在渠道检验 | 第47-50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5.1 稳定推动融资融券平衡发展 | 第50页 |
5.2 提高融资融券市场参与度 | 第50-51页 |
5.3 建立全面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51-53页 |
5.3.1 重视投资者理性教育 | 第51页 |
5.3.2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 | 第51-52页 |
5.3.3 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框架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